中卫市沙坡头区:创新社会治理托起“大平安”

发布时间:2023-09-11 21:41:26     来源:甘肃法治报

“通过智能化平台参与治安防范,形成沙坡头区镇村三级指挥系统,实现了良好治安防控格局。”近日,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社会治理中心,沙坡头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赞军带着当地70多名乡村干部观摩学习迎水桥镇乡村治理经验。

一直以来,沙坡头区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被评为2017年至2020年度平安宁夏建设示范区。

百姓有了“讨说法”的地方

走进迎水桥镇社会治理中心,信访接待、法律咨询、司法调解、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窗口映入眼帘。此时,司法调解室内,一名妇女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向调解员诉说着。

今年5月,赵女士和丈夫王先生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分歧,双方发生激烈争吵,赵女士一气之下离家外出。半个月后,赵女士回家却发现丈夫换了锁,不但不让她进家门,还不准她见儿子,赵女士便提出离婚。听闻妻子要离婚,王先生立即来到迎水桥镇社会治理中心求助。

8月12日,接到王先生求助后,调解员经过耐心劝解疏导后,双方都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并获得了对方的理解,两人重归于好。

“为了方便老百姓有个专门‘讨说法’的地方,迎水桥镇打造了588平方米的集便民服务、综治信访、人民调解、戒毒服务、‘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等功能齐全的社会治理中心。”迎水桥镇社会治理中心主任牛金岐介绍,中心实行“统一受理、分流办理、归口处理、闭环管理”模式,通过“一体办”窗口兜底式受理,集中分流办理,社会治理中心高效运行。

记者了解到,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将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开展入户走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小网格”托起“大平安”

“找到了,谢谢民警,太感谢了!”沙坡头区滨河镇居民刘某紧紧握着民警的手激动地说道。

日前,刘老汉吃晚饭时,因家庭琐事与儿子刘某拌嘴,怄气离家出走了。由于刘老汉年过八旬,记忆力不太好,一直到晚上十点还没回家。刘某到沙坡头区滨河派出所向值班所长马英才说明了情况,马英才立即把走失人信息发布给网格员、村居干部、社区警务民警,不到一小时便找到了刘老汉。

“按照‘利于服务和管理、利于处置和增援’原则,我们建立了乡镇干部、村居网格员、社区民警三级社情民意微信工作群。”马英才说,工作群的建立实现了“警情信息迅速直达、接到指令及时处警、纠纷化解在基层”的警务工作新格局。

让城市更安全、群众更安心是沙坡头区平安建设目标。近年来,沙坡头区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把“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稳定”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平安建设协调小组,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体系,系统性谋划研究制定了《“十四五”平安沙坡头区建设规划》《平安沙坡头区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提升方案》等文件,敲定推进平安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

据张赞军介绍,在平安建设创建中,沙坡头区坚持“防、打、治、督”举措,以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加强综合治理,加大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