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宁夏行】吴忠检察用好检察建议主动融入“大治理”格局

发布时间:2023-08-29 10:52:57     来源:法治甘肃网

办理一案  治理一片  惠及一方

——吴忠检察用好检察建议主动融入“大治理”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一份高质量的检察建议,能取得“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近年来,吴忠市检察机关将检察建议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让检察建议精准发声,使其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河长+检察长+警长”守护黄河安澜

  初秋时节,走进黄河公园生态廊道,这里天光水色、绿意盎然……

  “黄河母亲养育了我们,以前的黄河沿岸环境和现在比真是差距太大了,你看这环境多美!”青铜峡市小坝镇的李大叔说。

微信截图_20230829105452

  今年4月7日,检察人员沿古长城遗址实地走访,对古长城遗址保护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取证。宁夏法治报供图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河长+检察长+警长”制度。吴忠市人民检察院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与行政机关河湖治理协作联动,剑指黄河流域“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通过两级检察院一体化办案,将业务监督、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有机衔接,不定期对辖区河湖环境开展联合巡查,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9份,整治清除“四乱”现象,全力守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河滩地违建整治中,青铜峡市检察院检察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调查,宣传政策法规,促使当事人主动停止种植、拆除违建、恢复河湖滩地湿地功能。

为群众出行安全筑起司法“防护栏”

  一份检察建议,就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一剂“良方”。

  “通过检察建议,危旧桥梁得到了修复、整改,群众出行感觉安全多了。”一名监督员如是说。今年7月11日,吴忠市检察院对去年开展的桥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进行“回头看”。

微信截图_20230829105556

  吴忠市检察院开展桥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对利通区辖区桥梁进行拉网式排查。宁夏法治报供图

  2022年7月,吴忠市检察院开展桥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中,对利通区辖区桥梁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8座桥梁存在缺少护栏、缺少警示标识、桥体断裂损毁老化等安全隐患,威胁群众出行安全。

  涉案桥梁大多系20世纪80年代修建,权属情况复杂。为厘清涉案桥梁的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职责,确定事权单位,该院检察长主持召开听证会,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人民监督员及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通报桥梁安全隐患。

  听证会上,听证员就桥梁权属问题和各部门是否积极履行监管职责进行发问,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监管难题等进行了坦诚的交流。通过公开听证,使各相关责任单位充分认识到桥梁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案件办理情况,形成案件专报,呈送吴忠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审阅。吴忠市委收到案件专报后高度重视,相关领导立即就案件办理作出批示。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各单位均积极整改按期回复。

  在此次桥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回头看”过程中,吴忠市检察机关全力促成源头防范和长效治理,为群众出行安全筑起司法“防护栏”。

推进长城资源保护跨区域协作

  近年来,风雨侵蚀、自然风化、故意毁损、偷牧等原因,造成吴忠辖区长城遗址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盐池县检察院在公益诉讼工作上持续发力,长城保护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该院与陕西省定边县检察院、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检察院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

微信截图_20230829105700

  盐池县检察院运用“走访调查+圆桌会议+跟进监督”与检察建议相结合的办案模式,有效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对长城保护工作进行整改。宁夏法治报供图

  今年4月7日,三地检察干警沿古长城遗址实地走访,对沿线问题进行仔细梳理的同时,厘清各自职责,并利用无人机实地勘查,拍摄收集线索、固定证据,对古长城遗址保护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取证。盐池县检察院与鄂托克前旗检察院在古长城遗址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上实现了线索移交、调查取证等方面的立体化协作,为公益诉讼今后的发展打开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凝聚监督合力,推进长城资源和长城文化保护。

  同时,盐池县检察院运用“走访调查+圆桌会议+跟进监督”与检察建议相结合的办案模式,有效督促行政机关及时进行整改。

  记者了解到,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吴忠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中,共办理公益诉讼线索722件,立案71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57件,磋商220件,整改回复704件。吴忠市检察机关主动把检察职能融入“大治理”格局,把检察建议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双赢多赢共赢”的法律监督新格局。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