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全力以赴投身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14 23:17: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聚合力 强基础 增动能

——凉州全力以赴投身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吴长恒 何万舜

今年以来,凉州区紧扣“聚合力、强基础、增动能”的发展定位,全力以赴投身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有效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治理成效,以强大的组织力开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新局面。

“品牌引领”开拓治理新路径

按照“重实效、创特色、促服务、能推广”的工作思路 ,凉州区开展了“一镇(街道)一品牌”创评活动,紧紧围绕“五治融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联防、网格化服务管理、社区治理等方面抓特色、创品牌。各镇(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治理模式。全区共向省市上报基层治理典型案例78个,其中,惠泽社区、西苑社区基层治理案例被评为甘肃省首届市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快速解纷

凉州区紧盯“把大量矛盾纠纷通过非诉讼手段解决”这一基层社会治理途径,遵循“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在对全区矛盾纠纷和诉讼民事案件进行系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递进式分层过滤体系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快速解纷模式。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聘请26名特邀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全区各级综治中心和28个个人调解室全部实现了与区法院诉前调解平台联网,推动形成“信访打头、咨询解疑、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一站式、一揽子、全链条”解纷体系。

“五治融合”丰富治理内涵

凉州区坚持以政治引领基层治理,推行“1+2+3+N”治理模式,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坚持以法治保障基层治理,着力打造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1+3+X”公共法律服务,推动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坚持以德治浸润基层治理,对全区所有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修订,并健全完善“红黑榜”制度,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自治激活基层治理,搭建“好商量”睦邻中心、“家门口的协商”“村务民主协商会”等平台开展议事协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2个。坚持以智治促进基层治理,创建“掌上西苑”“掌上四坝”等基层智能化治理品牌,让服务对象“阅卷打分”,实现“声在网中传、事在网中办”的目标。

“人人参与”激发治理活力

凉州区把“平安细胞”工程创建作为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的有效载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形成了“1+13+48”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格局,把“平安细胞”工程创建辐射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从最基础的环节防起,从群众最期待的工作做起,把诚信经营、商品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服务、欠薪整治等纳入行业细胞创建内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把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贯穿于创建工作全过程,有效激活了“平安细胞”,增强了人人共创、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效能

凉州区坚持“实用”“好用”“管用”为标尺,积极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坚持“常驻”集约管理和“吹哨报到”相结合,集中受理解决和多元化解相结合,真正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阶段,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群众解忧最多“跑一地”。进一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将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健、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