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引擎激发基层治理动能
——崇信县东街社区打造“七彩社区”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近年来,崇信县东街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红色引擎作用,坚持以“政治引领力、治理创新力、发展推动力,精细服务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衔接的“一核三治”治理体系,着力打造“七彩社区”,实现党组织建设与社区治理的同频共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红色党建引领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进社区事务管理、居民群众服务和社会矛盾化解等工作,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实现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衔接的“一核三治”治理体系,围绕组织建设、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推动党的领导、民主管理、依法办事有机融合。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社区高质量党建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安全生产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橙色议事协商
借助党建联席会议、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政协委员下沉社区等载体,搭建民主协商平台,以多元双向共享的服务理念,由社区“两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能人为主要成员,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每月15日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社区还拓宽说事渠道,依托“有事说一声”为民服务机制和小区议事厅活动,准确定位居民需求。根据收集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以事件难易程度进行分流处理,实现居民诉求和社区工作的有效对接。
金色扶贫帮困
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引领作用,建立弱势群体帮扶机制,联合驻区单位为残疾人士、“空巢”失独老人、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爱心帮助,从“微不足道”的小爱入手,实现“无微不至”的关怀。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关爱之家”、社区老年食堂等活动阵地,对困难党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失独家庭、低保家庭“六类人群”进行登记造册,为他们提供就业、健康、教育、生活等一系列帮扶政策,使困难家庭真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绿色志愿服务
实行以党建为核心、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为体系、居民积极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微信群询问、楼栋长反映等各种途径收集群众诉求,依托"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模式,解决群众所需所求,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和号召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对100名行动不便的居民,社区联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接种疫苗。
青色应急管理
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借助“有事说一声”为民服务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充分整合社区各种力量,依靠驻区单位等各界社会力量组建高素质高水平应急救援队伍。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小区议事厅等活动,经常性在小区内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针对使用火炉取暖过冬的住户签订用火安全责任告知书55份,定时上门走访查看烟道是否通畅,切实保证居民人身安全。
蓝色综合治理
依托社区综治中心,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把辖区划分为12个网格,发挥网格员作用,建立四级网格化制度,优化社区管理。坚持每日巡查制度,引导居民有事找网格,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加大“双报到”单位与社区共建力度,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以“吹哨报到”为引擎,全面推进社区多网融合发展,让“双报到”党员下沉到网格中,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在网格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紫色文化娱乐
将文明创建与社区邻里活动密切结合起来,结合社区实际、依托社区特色,积极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的居民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居民走出家门,共叙邻里情,提升居民活力。目前社区拥有红白理事会、秦腔自乐班、“姐妹巧手家”手工培训班、红色党员先锋队、金色爱心服务队、绿色环保服务队、平安卫士巡逻队、“墨润书香”书法班、“和为贵”矛盾纠纷调解队、“红歌会”合唱团等10个社区活动组织,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邻里团结,凝聚了社区民心。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