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建设社区基层治理充满情怀

发布时间:2022-10-17 21:52:46     来源:法治甘肃网

让“家”文化浸润社区生活

——嘉峪关建设社区基层治理充满情怀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走进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建设社区,一排排楼宇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宽敞顺畅,一个个楼道干净整洁,一张张笑脸幸福满足,城市的文明、和润的美景和整洁的楼宇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和谐宜居“社区家 家社区”的画卷。

(Y)让“家”文化浸润社区生活(16848571)-20221017215622

社区老党员召集居民解决民生实事。(2022年7月14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摄

嘉峪关围绕“以家为家 爱在建设”的工作理念,以同心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民主社区、幸福社区的“五好社区”为主线,构建了一个个形态“精而美”、气质“老而潮”、机制“活而新”、力量“大而强”的充满情怀的社区,让“家”文化浸润社区生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以“家融合”促党建

点燃红色治理引擎

建设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建强社区治理主心骨,构建了“社区大党委、社区党委+互联共转单位、在职党员小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17个网格党支部、居民党小组”“社区党委、小区物业和业委会联合党支部、楼栋红管家、单元长”网络组织体系,织密织牢党群服务网,抓好队伍建设,凝聚发展合力。“办事议事‘有地方去’、大事小事‘有党员做’、难事琐事‘有专人解’,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钢城街道工作人员赫丽告诉记者。

以“家治理”聚合力

织密民生保障脉络

“社区的事让居民来做主”。为让居民真正成为家的主人,社区探索推进“236工作法”,搭建了57A楼院议事厅、幸福树下议事会、墙上便捷留言板等平台,通过“1+9+X”大党委协商议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流动茶摊”议事、人大和政协代表进社区等形式,畅通老百姓说事议事的“经脉”,打通社区治理的“末梢神经”,提升治理效能。

“小区新增的健身体育器材和‘幸福树’周边安装的防护栏就是‘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成果,建新小区与绿景苑小区人行通道改造就是‘流动茶摊’议事的成果、政协委员为流浪人员救助物资及现金就是助力社区的成果。”社区社会服务志愿者张军说。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社区围绕“我爱我家”主题,积极开展社区治理改革多轮征求意见、议事协商会议,解决了小区电梯安装、噪音扰民、楼房漏水等多项民生实事,进一步引导党员群众树立“家”的意识、凝聚“家”的共识。

以“家服务”优品牌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针对社区老人多的现状,探索实施“党员结对 暖心帮扶”“银龄互助”项目,围绕“五上门四帮带”,2家互联共转单位在职党员已与结对的140名高龄老人“相遇相知”,收集居民诉求2条;17个党支部委员带领低龄党员为高龄党员“送学上门”,做到“党员在网格,服务心贴心”。

社区多方链接资源,将互联共转单位、辖区商铺、快递小哥、邻里街坊、热心居民等资源凝聚到“家”中,充实“一家亲”志愿服务力量,组建“红色集结号”“建设姐妹”“邻里帮帮团”“青年加油”等志愿服务队伍,号召他们“以社区为家”积极参与治理,如今这支队伍已是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送学上门、邻里守望等各类志愿活动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建设社区设施全了、环境美了、服务好了,点点滴滴的改变汇聚成河,居民们的幸福指数也一天比一天高!”居民张大爷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