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9-20 16:43:1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描绘平安和谐新画卷

——山丹县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特约记者 汤栋国 通讯员 邱丹丹

近年来,山丹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形成了具有山丹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该县荣获全省“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示范县”和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荣誉称号;“网格+”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列入全省市域治理示范案例。

夯实治理根基,构筑精准治理“新格局”

加强党的领导。山丹县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建设,实行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一肩挑”,全县196个网格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团队式服务”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带动、多方协商议事、群众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网格服务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化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推行“柔性执法”“专案专办”“一站式”诉讼、跨区域远程诉讼、公益诉讼等便民利民举措,认真落实“护航警官”、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等保障措施,积极为企业解忧纾困。

聚焦服务群众。推行矛盾纠纷“一网受理、一网化解”,构建线上、线下同步流转运作的县、乡、村、调解员四级矛盾调处体系,以“零距离”服务为目标的基础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成24小时不打烊的“12345”服务热线,“线上”“线下”结合解决群众诉求,办结群众反映诉求1258项,办结率99%,群众满意率98%。网格“三官一师一员”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调解员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工作,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坚持共建共享  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

治理根基实体化。山丹县全面加强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规范综治中心功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等各项建设,8个乡镇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乡镇综治中心主任专职专配,11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主任全部由党组织书记担任。

阵地建设规范化。按照“大综治”“大阵地”的建设理念,全力推进综治中心、多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司法便民服务中心“三合一”建设,做实做强基层治理“指挥部”工作平台。

运行机制实战化。紧紧围绕“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全面推行综治中心指挥调度,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服务联抓、平安联创的“1+N”部门联动响应机制,落实受理、分办、督办、回访“四级流程”,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网化解”、社会事务“一网统管”、便民事项“一网通办”,基层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注重源头治理  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山丹县大力推进“辖区片警+网格长+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治安户长”五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深化“五治三团”融合治理模式,全县117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五治三团”工作室,运用“法治”定纷止争、“德治”春风化雨、“自治”内销矛盾,推进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对接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打造全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管理系统,自2021年5月份系统运行以来,平台网上累计受理和流转处理矛盾纠纷3100件,近98%的矛盾纠纷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筑牢公共安全屏障。全面深化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着力打造城乡统筹、网上网下整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树牢法治理念  打好法治建设“持久战”

提升民主决策水平。山丹县实行司法局局长、法律顾问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县政府聘请常年法律顾问3名,切实推动重大决策、依法行政等工作合法合规。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协调、动态清理和备案审查等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累计审查政府部门合同协议70份、规范性文件50份。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今年来,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入企走访21家,排查出各类纠纷和问题15个,现场解决14个,正在办理1个;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40余次,“法治体检”20余次,召开全县企业家座谈会1次;审结侵犯财产类案件中犯抢劫罪1件、盗窃罪3件、诈骗罪1件,切实推动“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新媒体普法力度,联合融媒体中心安排全县18个重点执法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结合各自部门职能开展现身说法,至目前,开展访谈8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扎实开展“法律八进”活动,进一步拓展法治宣传形式和覆盖面。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赶集”“普法星期五”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次。全县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和法治宣传栏(长廊、书屋)22个,累计建成省级和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