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党建引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曹永龙
今年以来,定西市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的决定》,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安定区被评为“平安甘肃示范县”、定西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评为“2017-2020年度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
党建引领各方发力 打造治理新格局
“市上建立了党委(党组)定期研究社会治理工作制度和村(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制度,健全‘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联系户’‘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治理体系。”定西市平安办负责人说。全市建立“政法干警+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1%、19.5%,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7.3%。
同时,强化德治教化,开展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居民道德提升、见义勇为激励“三大行动”,累计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村901个、文明乡镇111个,培树市级及以上最美家庭1110户。强化自治强基,建立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累计发布应用“红黑榜”3679期,不断强化群众自律规范和道德约束。强化智治支撑,加快推进智慧大脑、智慧监管、智慧安防“三大智慧模块”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今年以来,网上立案3149件,云上开庭573件,音视频调解案件2610件。
重构提升夯基定盘 搭建治理新脉络
据介绍,全市整合重构基层网格,加快推动“多格合一、一网统筹”建设,将现有的党建、综治、民政、应急等11个部门网格整合为“一张网”,进行实名编码,共建四级网格13853个,覆盖率达100%。同时,优化提升综治中心,突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向,市县乡村综治中心重点提升“统筹抓”“综合办”“一体办”功能,推动全市2014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对244名政法委员和乡镇综治中心主任、14149名网格员分层分批开展教育培训。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网格、基层逆向评价、社会治理共建共治、社会治理保障四项机制,确保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
源头治理全程管控 创新治理新方略
全市严格落实“五级九天”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机制,分层分析研判、提前干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8859起。开展治安混乱地区、重点人员物品等挂牌整治行动,排查重点风险隐患75处。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完善力量聚合、要素入格、问题整治“三项常态化治理机制”,加强基层群防群治力量集中轮训、乡镇应急处置和社会救援力量建设,积极引导志愿者、新业态就业群体等参与社会治理。聚力打造治理品牌,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疑难问题治理”等典型案例评选,推广运用“三委治村、六会理事”“民事直通车”“民事直说”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全市社会治理成效整体提升。
履责必严失责必究 完善治理新机制
“全市严密责任链条,全面落实‘五包五带+双挂钩’责任制,通过定人、定责、定区域、定行业,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包抓、带动及挂钩责任,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定西市平安办负责人说。同时,严肃责任查究。严格落实社会治理工作“一票否决”“伤人必问责、死人必追责”制度,从严问责、倒逼履责。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将村(社区)干部、基层网格员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激励其履职尽责。完善考评体系,修订完善《平安定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建立“绿黄红”三色管理机制,构建市级单位全覆盖横向到边、市县乡村纵向贯通到底的考评体系,全力护航保障追赶发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