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8+”模式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特约 记者 李宏林 通讯员 蔡金城
今年以来,玛曲县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夯实治理基础、大力实施包联工程等方式,全面推行“基层党建+文明村社+和谐寺庙+十户联防+美丽家园+两代表一委员+党政干部+民兵队伍”基层社会治理“8+”模式,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促使基层社会治理充满生机、更具活力。
精心搭建治理体系 让“8+”模式脉络更加清晰
玛曲县委、县政府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精心组织、统筹推进,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的“8+”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机构,制定了《关于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面构建“8+”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等“1+13”配套方案和工作办法,明晰了人大、政协、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9个部门融入“8+”机制措施,确定了网格指导员和入格联户力量职责任务清单,强化了全领域动态治理、全方位依法治理、全时空精准治理、全天候有效治理、全要素智慧治理、全链条无缝治理的组织保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促使服务群众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落实责任在网格、化解矛盾在网格的工作脉络更加清晰。
精细推动工作落实 让“8+”模式运行更加高效
紧盯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挂牌设立1个县级、8个乡级综治中心,科学划分网格64个,选配联户长753名并为每人配备1部平安通手持终端,分配平安通APP账号4203人,安排州县两级89个单位包联43个村(社区),实现“乡有网格、村有联防、户有包抓、智慧治理”,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并充分发挥党政干部“六大员”、两代表一委员议政监督、民兵队伍应急处突等作用,不断推进“8+”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扁平化运行。同时,依托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搭建面向群众、方便村民、服务民生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多条线拧成一股绳,全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末梢神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精准实施嵌入网格 让“8+”模式开端更加强劲
按照“下沉村社、编入网格、进入户舍”的要求,充分发挥网格长、联户长和两代表一委员、党政干部、民兵队伍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独特优势和先锋作用,扎实开展实地走访一次、入户交谈一次、民意调查一次、信访排查一次、问题征集一次“五个一次”活动。目前,共收集社情民意152件、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5条,实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促使“8+”基层社会治理“包村驻寺、入格联户”变得更有活力,并按照线下走访+线上报送的原则,把解决矛盾问题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全县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化解率达98%以上,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