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以平安建设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2-08-12 16:50:27     来源:甘肃法制报

合作 以平安建设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特约记者 李宏林 通讯员 杨琳

今年以来,合作市聚焦全域平安、基层治理、五治融合,积极探索符合甘南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治理模式,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巩固平安建设成果

着力擦亮雪域羚城新名片

合作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全力保障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六有”“八化”标准,实体化、实战化建设完成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事项870余件,涉及人数1300多人次,已办结832件,收集证据121件,协调解决资金246万余元。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全市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组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搭建,建立321个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和1132名人民调解员队伍,创新打造“才让当智调解室”“王立石警务室”等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品牌。充分发挥“三调联动”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专项行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15起。实现五年零命案发生,主要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社会治安平安祥和。2022年,平安合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平安中国先进集体”、合作市荣获“2017—2020年平安甘肃建设先进示范县(市、区)”。

探索推进“8+”治理模式

着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合作市持续推进“网格化+十户联防”和“141”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297个网格,选配联户长1616名,确保日常治安巡逻防控、安全隐患排查、辖区人员管理、情报信息搜集等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各级党委(党组)不断健全领导机制和保障体系,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治理”的鲜明导向,配齐配强10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和配备11名村级政法委员,积极推进“基层党建+文明村庄+和谐寺庙+美丽家园+十户联防+两代表一委员+党政干部+民兵队伍”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对4100多名“8+”力量人员设岗定责、融入网格、聚力治理,把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村组、每个楼栋、每个家庭,为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和建设“青藏之窗·雪域羚城”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安保障。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着力打造市域共治新路径

合作市树立注重基层一线导向,将68名懂藏汉“双语”且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市直单位事业干部调整交流到乡镇工作,调整补充全市15个行政村村干部18人,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将法治建设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述职评议;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法律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民主示范村(社区)12个,全州民主示范村(社区)15个。“八五”普法扎实推进,组建红色宣讲员队伍,下沉网格一线,开展《宪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专题宣传教育和“法润羚城”法治宣讲活动160余场次,发放宣传品12万个,受教育人数达8万余人次,让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最美羚城人”“五星级文明户”等系列创评活动,建立全市志愿服务队211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4万人,开展各类活动1200余场次。推动智慧法庭、智慧检察、智慧公安等系统升级改造,市综治中心、舆情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三个中心”联通融合,做到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为基层治理和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