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基层治理“绣花针” 绣出生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7 16:29:58     来源:法治甘肃网

  傍晚华灯初上,宕昌县何家堡乡白杨村的广场上,村民有的在三五成群聊天,有的聚在一起跳广场舞,孩子们追逐着光斑嬉戏打闹,村民李大鹏道出大家的心声:“路灯亮了心里就踏实多了!”前不久,李大鹏发现广场上有几盏路灯不亮,影响村民夜间活动并存在安全隐患,他随手反映至“码上扫,马上办”平台,次日就有工作人员现场核查,并很快安排人员更换路灯。

  问题解决在基层,优化服务在基层,是宕昌县创新基层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宕昌县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机制,发挥乡镇自主能动性,有力推动基层治理资源有效整合、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不断增强。

党建引领 筑牢治理根基

  “群众进了这扇门,就要为他们兜住所有的困难。”城关镇乔家村村支书杨小文说。今年以来,乔家村以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为抓手,推行“一窗式受理、全科式服务”,将民政、社保等事项整合办理,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真正让党建阵地“活”起来、服务“暖”起来、作用“强”起来。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党建引领则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密码。宕昌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络、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上下贯通、联动融合、齐抓共管的“多格合一”基层网络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机制创新 治理提质增效

  摩托车、电动车在小区乱停乱放,私自拉线充电,小区垃圾处理效率低……城关镇新城社区银河小区物业公司收到居民反馈的问题后,在尊重小区多数居民意愿的前提下,集中设立电动车、摩托车停放点,安装充电桩,增加垃圾清运频次,推进小区“智慧安防”建设。

  围绕矛盾纠纷摸排化解、环境卫生、垃圾清理、车辆乱放等事关居民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宕昌县基层“网格”专题研究、专项解决,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宕昌县精准划分网格387个,在原来389名专职网格员基础上,按照10至30户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标准要求,新增兼职网格员2415名,实现网格员全覆盖,最大限度发挥网格员在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前端作用。

  宕昌县还在微信小程序中创建“码上扫,马上办”服务平台,群众可通过平台实名或匿名反映矛盾纠纷、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各类具体诉求。24小时内实现群众诉求受理、办理、答复全过程闭环管理,让群众借助平台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最终成为受益者,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热情。

乡镇探索 各出新招见实效

  “镇政府邀请我加入‘帮帮团’,我非常乐意,虽然现在退休在家,作为一名老党员,为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发挥余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南阳镇下付村退休老干部代志刚说。

  在南阳镇的街巷中每天都活跃着一群身穿蓝马甲的人,忙着为农户调解矛盾,这支平均年龄60多岁的志愿服务团队凭借对社情民意的深入了解,如同移动的“矛盾数据库”,能快速找出矛盾症结,开展调解工作,让矛盾“不出村,不隔夜”。

  基层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宕昌县各乡镇发挥自主能动性,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理川镇巧用“早、宣、控、访、调”五把“金钥匙”,通过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贾河乡“板凳会”架起民意直通桥,形成了“群众提事、党员管事、支部议事、民主定事”的闭环机制,让组织活力与群众智慧相融相促,书写出基层善治的时代新篇。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