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网格化管理延伸治理触角 小网格破解群众 “大烦恼”

发布时间:2025-09-08 14:38:03     来源:法治甘肃网

“小网格”聚民心  “微治理”解民忧

——玉门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小李啊,你快来看看,楼上天天往我家阳台漏水,衣服都没法晾了!”8月26日一大早,玉门市南街社区网格员李佳接到居民张阿姨的电话。经查看,发现是楼上空调排水管漏水,李佳随即联系物业协调处理。

这是玉门市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玉门市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以网格化管理服务为抓手,让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街巷、村组的每一个角落,用“小网格”汇聚社情民意,以“微治理”解决群众之忧,绘就一幅和谐美好新画卷。

精细网格服务 “零距离”贴近民生

走进玉门市新市区街道铁人路社区,网格员小赵正穿梭在小区楼栋之间,手中拿着一本工作手册,上面详细记录着居民的各种信息和需求。

“今天要去看望李大爷,他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我得去看看他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小赵一边说着,一边敲响李大爷家的门。

李大爷今年70多岁,是一位独居老人。小赵经常会来探望他,帮忙买菜、代缴水电费,陪老人聊天解闷。

像小赵这样的网格员,在玉门市有170名,他们已成为居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玉门市按照“规模适度、边界清晰、无缝覆盖”的原则,将全市划分为17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 1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名网格工作辅助人员,形成了“1+N”的网格服务模式。

除了线下服务,玉门市还搭建了“活力网格综合信息系统”和微信小程序,实现信息实时采集、流转和处理。网格员通过手机小程序,随时随地将收集到的矛盾纠纷等信息上报到系统中,相关部门根据信息内容,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

多元微格调解 “面对面”化解纠纷

在玉门市清泉乡综治中心,一场邻里纠纷正在调解。村民老张和老李因为土地边界问题产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得知情况后,网格员小王将双方邀请到综治中心调解。

“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得。”小王耐心劝说。综治中心调解员则从法律和情理的角度出发,为双方讲解土地边界划分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为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玉门市在每个网格都建立了由网格员、退休干部、老党员、志愿者等组成调解小组,同时整合司法行政、信访、公安等部门力量,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了矛盾纠纷的集中受理、联合调解、跟踪督办。今年以来,玉门市各级网格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网格治理创新 “心连心”凝聚合力

在玉门市东镇建化园区,“一企一码”的创新举措让企业和职工享受到便捷服务,只要扫码就能发起人员登记、政策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申请,系统按照分级处理机制精准派单至相关部门,实现申请事项快速解决。

“以前遇到问题,都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现在有了‘一企一码’,扫码就能解决问题。”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

除了“一企一码”,玉门市还积极探索“网格+志愿服务”治理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在各个社区,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孤寡老人、义务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基层治理的有生力量。

在迎宾路社区,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比赛、书法绘画展览、文艺演出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温馨。”迎宾路社区书记郑雅楠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