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源头治理前置防线,提升多元解纷能力。今年以来,麦积区探索源头预防“抓前端”、非诉挺前“疏中端”、实质解纷“治末端”的“三端共治”模式,构建起阵地建设更加规范、源头防范更加顺畅、化解调处更加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7月2日,麦积区花牛镇二十里铺村网格员入户走访。
“前端”抓阵地建设
走进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综治中心,记者看到群众接待大厅、“三调对接”室、心理咨询室、指挥调度室、分析研判室、矛盾调解室为一体的“五室一厅”正在有序运行。
今年4月,花牛镇综治中心接到花牛法庭分流的一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后,联合法庭、村委会到综治中心“三调对接”室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花牛镇构建起以镇综治中心为龙头,以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部门为依托,以村(社区)综治站为基础的综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花牛镇综治专干崔江涛告诉记者。
据了解,麦积区按照“五有”“五规范化”标准,全面推进区、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运行,积极优化整合资源,深化“三调对接”,切实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中端”抓预防化解
前不久,花牛镇二十里铺村网格员楚欣在例行巡查中发现,村民秦某某与邻居夏某某因家门口垃圾堆放问题引发纠纷。
楚欣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到村委会,然后迅速将两人分开,采取“冷却法”让双方情绪降温,随后以“邻里情”为切入点,当场化解矛盾纠纷,将垃圾临时存放点移至双方房屋侧后方的闲置角落,并承诺每日由村保洁员定时清运。
花牛镇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员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依托网格员排查、分流、调解、跟踪、反馈“一站式”运行,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记者了解到,麦积区不断对原有网格资源优化整合,将全区379个行政村和35个社区划分为581个基础网格,大力构建“区级统筹、镇(街道)主导、村(社区)落实、网格执行”四级联动体系,抓好矛盾纠纷“中端”预防化解。
“末端”抓实质解纷
“你们现在相处得好吗?”4月15日,崔江涛联合罗沟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一起化解的纠纷进行回访。
“好着呢,上次调解一次性解决了我的诉求,我也如愿拿到了补偿款。”一方当事人感激地说。
“麦积区通过充分发挥镇、街道综治中心在矛盾受理、事件办理、跟踪回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提升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效能,切实做到矛盾不反弹,化解更彻底。”麦积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麦积区做实全流程跟踪回访工作,对已解决的群众诉求和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定期回访当事人,听取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后可能出现的反弹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齐洪德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