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闫亮)今年以来,张掖市甘州区探索建立“一号呼入、市区热线一体化运行、归口办理、协调联动、限时办结、闭环回访”工作模式,主动回应居民关切,积极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创新接诉即办方式,数字化响应提升办结速度。甘州区积极探索开发“村情二维码”微信小程序,全区18个乡镇、244个村各自建立专属二维码,安排专人收集信息、及时转办处理、跟踪反馈评价,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码”上反映诉求,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响应、有机制解决。广大村民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邻里小院”门前、村头街尾的景观小品等渠道便捷获取二维码,随时随地实时上传琐事纠纷、维稳事项、群众需求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村级审批、服务效能,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的。
注重接诉即办质效,快速化处置提升治理精度。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甘州区建立“分类处理、精准派单、分级办理、首办负责、协调联动、督考评价”六项机制,及时办理民生实事,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街道社区坚持“民呼我应、民呼我为”的服务理念,运用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复杂问题上门谈“三步走”工作法,建立“1341”快速反应机制,针对居民投诉的问题,10分钟到达现场,一般问题30分钟内解决,重大问题4小时内解决,特殊复杂问题1天内解决,切实做到解释政策耐心劝导、群众宣泄合理引导、换位思考用心疏导,推进接诉有速度、即办有力度、解忧有精度。
构建接诉即办闭环,回访式服务提升暖心温度。甘州区大力实施“数据赋能+社区”行动,建立完善居民诉求及时响应解决、“一门式全天候”响应等工作机制,依托党群服务驿站设立“一站受理、全科服务”窗口,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确保居民诉求有人响应、有平台解决。依托“五老乡贤”等资源建立“老贾说事”“茶语小憩”“春华话室”“议事长廊”等说事平台,一批婚姻纠纷、邻里矛盾得到有效解决。采取网格员现场办、“大党委”协调办、社区干部具体办、跟踪督查办等形式,在限定时限内反馈居民矛盾纠纷办理结果,形成“有问题快速感知、对问题接诉即办、办结后有效反馈”的闭环机制,建立诉求办理“好差评”制度,定期开展办理事项“回访问效”,满意度达99.6%,搭建起干群“连心桥”。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