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一条龙服务 一站式解纷

发布时间:2025-04-28 15:39:42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为了让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瓜州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力量,健全网络管理机制等各项措施,打造真正让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难”的矛盾纠纷调处集散地,切实为推动辖区平安建设、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群众: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走进瓜州县综治中心,多中心合一、多部门聚合、多功能一体的“一站式”解纷矩阵映入眼帘。

  在这里,劳动者的欠薪纠纷、邻里的积怨矛盾、群众的信访诉求……千头万绪的难题,都能找到化解的路径。

  它不只是一处办公场所,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串联起调解、法律、信访等多方力量,让群众的烦心事“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瓜州县综治中心按照“1厅+N室”模式,设置了群众接待大厅,纠纷调解室、诉调对接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等功能室。大厅整合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有诉求受理、诉调对接、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10个服务窗口,由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及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相关单位入驻的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诉求受理、矛盾化解、法律咨询等服务。

  “赡养父母是强制性义务,不因经济条件、居住远近而免除。离得远的你就多出钱,离得近的就多出力,赡养老人这件事你们每个家庭都要参与。”在个人调解室内,调解员正组织当事人就赡养老人问题进行调解。

  “我们在窗口设置上用了心,法律咨询和信访接待这两个最高频业务被安排在大门两侧,后面设置的综合受理窗口作为‘兜底’保障。这样布局,让群众的烦心事总能找到对口的解决渠道。”综治中心负责人尚红伟说。

综治中心:从多头跑到一站解

  从鸡毛蒜皮到疑难杂症,瓜州县综治中心以一站式服务,将群众的“万般难”化解在“最初一公里”。这扇门,进的是民心,解的是民忧,连的是民情。

  近日,一场跨越三地的合伙纠纷,通过线上“云”调解平台,为身处不同地方的双方当事人实现隔空调解。调解当天,双方就签署了调解笔录,申请了司法确认。

  “清晰的画面、流畅的音视频,像面对面交流一般。以前我也打官司,但这次给我的感受真的不一样了,足不出户我的案子就有了结果,这个在线调解太方便、太给力了”。当事人林某高兴地说。

  瓜州县综合运用上门调解、预约调解、联动调解、线上调解等方式,搭建多元化调解平台。全县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室、诉调对接室、远程调解室、律师调解室等6个功能室,个人调解室4个,进驻法院、司法局工作人员5名,常驻调解员5名,特邀调解员47名,聘用随叫随到调解员15名,由法院实时对诉前案件进行线上转递,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解纷需求,搭建起“线下与线上、服务与解纷、调解与诉讼”有机结合、无缝衔接的多元解纷平台。

部门:从各自为战到联合作战

  瓜州县以警调、诉调、访调“三调对接”为抓手,建立政法委、综治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类调解组织及调解力量等“三调对接”工作联络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紧密配合,合力攻坚化解矛盾纠纷。

  “刚才脾气一上来,一时没控制住就争吵了几句,多亏你们及时前来调解,现在想想都是邻里街坊,有啥事以后得好好说啊!”当事人感慨地说。

  近日,瓜州县布隆吉乡村民张大爷与李大爷因土地边界划分不清的问题产生激烈争吵,引发纠纷,要求综治中心为他们“做做主”。

  工作人员受理后,立即联系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司法局、法院等众多力量开展工作,并协调律师进行法律咨询,组成联合调解团队,从法理情各方面分析。最终,涉事各方就赔偿达成一致,当天就在综治中心签署了和解协议。

  “目前,瓜州县已组建了3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实战化运行,从而形成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的多元解纷局面。”瓜州县综治中心副主任郭丽蓉介绍道。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