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践行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理念
——玉门多管齐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培育基层治理新力量,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近年来,玉门市坚持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秉持“实体运行、实战导向、实效为先”理念,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从阵地提升、网格建设、“四调对接”、数字赋能等多方面入手,生动践行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理念。2024年,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1%,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分别下降15.3%、34.3%,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突出实战,提升综治中心运行水平
“本以为要跑好几个单位,等好多天才能要回拖欠工资,没想到才半天时间,没出综治中心的大门,就把工资要回来了!”近日,铁人路社区居民田女士在玉门市综治中心申请调解拖欠工资纠纷问题后,激动地说道。
玉门市按照“一站式办理、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思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七中心合一”建设,融合公安、检察、法院、人社、信访等13个部门50多名工作人员集中入驻办公,形成“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的便民服务体系。
多中心合一后,前端窗口服务和后端跟进化解结合,设立诉调对接、人民调解、速裁立案等17个派员常驻窗口和诉求受理、综合维权2个点单轮驻窗口以及住建、交通等单位参与的1个随驻窗口,配套诉前辅导、诉调对接、法律援助等功能室,形成了“前店后厂”式调度解纷新模式。
网格发力,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现在,问题说清楚了,矛盾解决了,心情都舒畅多了。”家住迎宾路社区巨龙小区居民宋女士满脸喜悦地说道。
2月11日,新市区街道迎宾路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接到宋女士投诉:“小区住户赵大爷占用楼道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在网格员的耐心劝导下,赵大爷将杂物清除。
玉门市大力推进网格建设,充分发挥专兼职网格员扎根基层,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面加强网格治安巡逻防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最大限度把隐患纠纷处理在前端、解决在基层,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完善机制,推动四调对接提质增效
“没想到困扰我5年之久的债务纠纷,短短几天就解决了,不仅节省了时间,还省下了一笔诉讼费用,这样的诉前调解方式真是又快又方便。”近日,张先生因债务纠纷到综治中心参加诉前调解,工作人员依法调解、规劝促和,顺利拿到了调解书,他由衷地感慨道。
玉门市一体化推进诉调、警调、访调、检调对接工作,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强“专业型+功能型+实效型”的调解队伍,采取事前劝解、事中调解、事外和解等多种手段,实现“小事”马上调、“大事”吹哨调、“难事”联动调,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到位。
数据赋能,完善智慧治理协同机制
“我在活力网格微信小程序上报了噪声扰民的问题,刚放下电话,社区网格员就联系了我,主动上门约我和邻居协商解决。”近日,南街社区居民马先生通过活力网格微信小程序解决一起噪声扰民问题后开心地说。
玉门市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扁平化管理”的原则,研发了“活力网格管理信息系统”和微信小程序,纵向链接基层网格员,到达村组和社区楼院,横向链接住建、民政、交通、市场监管等31个政府职能部门,网格员通过入户、巡查、处置、报告等途径收集各类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报信息系统,可第一时间分流交办至各职能部门,构建“集中受理、统一分流、全程监督、闭环运转”为一体的扁平化网上网下协同工作体系,进一步激发社会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