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一一崇信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今年以来,崇信县紧紧围绕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这条主线,统筹力量资源,强化网格管理,推进“四调”对接,落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绘就出一副和美基层治理新画卷。
多元解纷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拖了这么久,总算把工资拿到手了,多亏了综治中心帮我们协调解决!”2024年开年上班第一天,陶某为崇信县综治中心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据悉,崇信县柏树镇农民工陶某、王某等6人来到县综治中心,希望通过综治中心帮助他们追回欠薪。综治中心了解事情缘由后,立即与多个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多部门联动,帮助当事人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崇信县综治中心建立部门协同、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调解社会矛盾“缓冲器”和缓解群众情绪“减压阀”作用,调动多元解纷力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鱼堡子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帮助老人完成高龄津贴认证申请(10月30日拍摄)。崇信县政法委供图
多元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今年以来,崇信县积极探索社区特点和规律的基层治理新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乡镇(城市社区)党(工)委为核心,完善“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网格治理体系,形成“支部建在网格、力量下沉一线、党员直联群众”的社会治理模式。
同时,积极整合县乡资源力量,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推行党建引领“一网十员”网格化管理模式+“民事直说”工作法,打造“五治融合”基层治理品牌,积极推广“小板凳”讲堂、“小区议事厅”“有事说一声”“五步七天法”等基层治理典型,组织开展“文明积分”“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党组织建设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
创新方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近日,一起事故赔偿案件的当事人,在崇信县综治中心法院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劝说下,同意接受诉前调解。
今年4月,杜某在仇某厂子工作时右腿被钢板砸伤,事故发生后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协议,但仇某对剩余5.5万元拒不支付,杜某遂诉至崇信县法院。经法院立案庭分析研判,适宜诉前调解,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崇信县法院将该案件对接移交县综治中心调解。
今年以来,崇信县全面推进“诉调、检调、警调、访调”对接工作,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实现能调不判、应调尽调,有效降低了诉讼总量,推进了诉源治理,持续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同时,崇信县创新推行“五步七天调解”(网格摸排、分析研判、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督导考评,七天办结)法,推动破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走出了符合地方实际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