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4-09-04 09:17:32     来源:甘肃法治报

“基层主防”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华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主动创稳开展以来,华亭市把落实落细“基层主防”责任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切实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不断夯实主动创稳底板,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压实基层主防责任

“有话好好说,别伤了和气,都是街坊邻里的,能不能各退一步……”8月27日,华亭市东大街社区网格员马彩云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有居民因楼上装修噪音影响楼下学生学习,争执不休,马彩云便通过“平安健”上报事件,最终,经社区调解邻里噪音误会解除,双方握手言和。

华亭市坚持把主动创稳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组织动员基层干部、网格员、群众等参与进来,对各类矛盾风险隐患敏锐发现、及时报告、有效处置。

持续推进警调对接、抓实多元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管控重点群体、防控突出风险。修改完善了《乡镇政法委员统筹基层政法力量共同参与辖区社会治理工作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乡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考核细则》,充分调动村“两委”成员、网格员、治安户长等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排查掌握辖区矛盾纠纷和涉稳风险隐患,严格实行“周分析、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诉源治理

7月25日,华亭市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民间借贷引发的矛盾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

2023年11月5日,被告人马某因店铺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史某借款6000元至今未偿还,史某多次催要无果后发生争执,遂将马某诉至华亭市人民法院。2024年6月,华亭市人民法院将此案通过诉调对接程序移交至华亭市综治中心调解处理。经市综治中心调解员了解当事意见后,一边耐心悉心开导,一边释法析理,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现场履行,该矛盾得以成功化解。

华亭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立足预防、立足调解。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建立健全对接受理、派单调解、规范管理、联席会议、专家调解、合力攻坚6项机制,进一步厘清职责、明确任务、细化流程;建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141个,行业调委会8个,配齐人民调解员538名,选聘“金牌调解员”30名,积极推广“五老调解法”“流动调解法”“梯次调解法”,全面提升基层解纷能力,确保了矛盾纠纷应调尽调、能调尽调。截至目前,各乡镇共受理919件、化解成功911件、化解成功率99%。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7月8日,华亭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依托大数据发现辖区某施工队非法储存柴油,而且存储的柴油罐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遂依法对柴油罐实施暂扣,对非法储存的柴油进行了取样、查封和安全转移,并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处置。7月11日晚,一外地盗贼作案后潜逃至华亭,办案民警仅靠外省公安机关提供的一张模糊照片和嫌疑人乘车轨迹,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华亭市全面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机制,规范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网格化管理系统、命案智能预警系统及“平安键”等综治信息平台维护管理,今年以来,全市264名网格员采集录入基础数据34万余条,上报各类事件1.7万余条,事项办结率达到95%以上,全市全面实施“技防建设工程”,接入公安总平台和综治分平台视频2647路,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率达到了95%;建成6个乡镇104村(社区)“数字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综治平台运营指挥中心,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支撑体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