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依法治理】多维度创新普法模式 构筑法治定西硬支撑

发布时间:2024-08-25 15:20:50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今年以来,定西市紧紧围绕服务全市高质量追赶发展大局,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水平为重点,以创新普法举措、拓宽普法领域为思路,将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高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推动高质量追赶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定西实践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抓机制强保障

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

普法领导体系高位运行。定西市制定印发《2024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全市高质量追赶发展重点领域专项普法实施方案》《定西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为2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普法责任体系有力有效。印发定西市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指导目录,对65个市级部门单位的普法责任进行了细化明确,对13个部门发放普法责任提醒函,形成了责任明确、工作规范的普法责任体系。

普法联动体系共建共享。建立以“八五”普法讲师团、主动创稳精准普法讲师团、青年普法讲师团等专业普法队伍为主体,以“法治副校长”“法律明白人”为支撑,以普法志愿者、公益法律服务团为补充的普法工作队伍903个,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742场次,受教育群众85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份,形成了上下结合、系统配套、覆盖全市的法治宣传网络。

抓关键精施策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高度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化。聚焦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落实定西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推动部门单位落实会前学法、法治培训、旁听庭审、以案释法制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法治讲座412场次,1970人参加旁听庭审,持续推动领导干部学法规范化、精准化。

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化。全面落实中小学法治教育“135”常态化学习机制,全市765名法治副校长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课、假期安全警示课1060场次。在通渭县建立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成13个县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等主题实践活动1436场次,捐赠法治文具5000余套,面向全市中小学征集民法典微视频260余部。创新打造“与法‘童’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品牌,组建50人的小小普法志愿队深入高铁站开展“普法快闪”活动,让法治宣传在铁路线上动起来、活起来。

群众法治宣传常态化。开展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6个专项普法活动。聚焦新业态群体,组建11支物流快递员法治宣传服务队,开展“法治快递进万家”活动,形成以“法治宣传为引领、快递服务为核心”的法治服务品牌。聚焦农民工群体,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行动,畅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农民工追讨欠薪金额578.89万元。聚焦民营企业,开展“百名律师进企业 法律服务促发展”活动,开展法治培训217场次、法治体检108场次,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抓创新树品牌

拓展法治文化建设广度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章有序。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一地一品”工程,把法治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构建“横向延展、纵向到底、交织共融”的法治文化阵地体系。将地方特色与法治文化相结合,建成定西法治文化主题宣传广场、宪法主题公园和民法典长廊,形成“一广场一公园一长廊一中心”的市级法治文化圈。全市累计建成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9个,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等阵地1218个,实现法治文化阵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法治文化传播品牌有形有效。持续建设融“报、屏、网、微、端、播”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普法信息视频2万余条,阅读量20亿余人次。“定西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等三个新媒体账号影响力多次进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榜单,获全省政务新媒体优质账号。创新线上普法模式,邀请执法单位业务人员、律师开展法治直播活动21场次,以线上形式解答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让群众体会到“法在手掌”“法在身边”。

法治文艺作品创作有声有色。广泛吸纳民间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创作“普法花儿”“普法小精灵”校园歌曲等一批接地气、脍炙人口的法治文艺作品,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力量,创作的“普法皮影戏”被长安网、司法部宣传报道。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征集各类法治书画、剪纸作品400余幅,评选并展出120余幅,编印《定西市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弘扬宪法精神 传播法治文化”书画剪纸作品集》500余册。立足地方特色,创作并编印法治漫画书籍《丑儿与民法典》2万余册,创排《女侠普法记》《代价》等原创普法微视频、微电影等300余部,阅读量达60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的传播和教育效果。

抓融合提质效

增添法治乡村建设亮度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点”。定西市坚持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按照典型引路、重点培育、整体推进的原则,累计创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46个。

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力”。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所有镇村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构建“1+4+N”的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即1个综合服务窗口,4个专项法治服务功能室,“N”个村民议事厅、邻里和事佬、普法志愿者等,为村民全方位提供法律服务。深入开展“百名律师进乡村 法律服务促振兴”活动,全市249名律师与所有村签订“一村一法律顾问”协议,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697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573人次,解答群众法律问题6000余人次。

打造法治乡村“人才库”。积极整合法律服务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深入开展“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目前,定西市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0483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250户,开展法律培训129场次。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