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7-10 16:35:51     来源:法治甘肃网

零距离倾听 面对面服务

——玉门市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近年来,玉门市秉持“实体运行、实战导向、实效为先”理念,深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培育专兼结合、量质并重的基层治理新力量,积极探寻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策略。从阵地提升、网格建设、“四调对接”、数字赋能等层面着手,全面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持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效增质,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抓网格建设

变“被动应对”为“精准治理”

玉门市大力推进网格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向纵深迈进,贯通网上网下“双向通道”,线上反馈问题,线下迅速解决,致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处置到精准预防治理的转变,有效攻克网格治理中的难题。

“楼下的酒馆每晚吵得人无法入眠。”近日,迎宾路社区的宋阿姨向社区网格员诉说了此事。

网格员核实情况后,即刻将此事通过活力网格微信小程序进行上报。仅30分钟,相关部门便抵达现场对酒馆经营者和顾客加以劝导。

“现在好了,终于能够安静入睡了。”宋阿姨的烦心事迅速得以解决。

“有问题找网格员。”这已成为玉门市群众当下的口头禅。

玉门市共划分了170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70名,网格工作辅助人员301名。充分发挥网格员扎根基层、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整合拓展网格服务职能,最大程度推动治理重点向基层下沉、触角向网格延展、要素向网格汇聚、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化解。

“今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开展入户走访26.7万次,服务居民群众3.2万余人。”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刘丽莉说道。

抓阵地提升

变“各自为阵”为“一地集散”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我们通过整合资源力量、健全管理机制、创新调解方法、强化科技支撑等多项举措,扎实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体’,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的‘集散地’和‘终点站’。”玉门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安建云介绍说。

玉门市遵循群众需求和实体实战导向,以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问题在家门口解决”为目标,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和实战化应用。形成“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的便民服务体系。

中心设有7个调解室,聘请7名专职调解员,建成医患、道交、物业、劳动等 8 个专业调解委员会,还打造了“老马会客角”“铁人说事室”“罐罐茶室”“乡贤调解室”等多个特色调解阵地,有力保障了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QYE,配图)“零距离”倾听  “面对(33371658)-20240710173221

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组织专职调解员、律师、网格员共同参与化解一起物业纠纷(7月2日拍摄)。玉门市委政法委供图

抓“四调对接”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

“没想到困扰我5年之久的债务纠纷在短短几天就解决了,不但节省了时间,还省去了一笔诉讼费用,这样的诉前调解方式真是太好了。”近日,手拿调解书的张某激动地表示。

玉门市针对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探索以“诉调、访调、警调、检调”为主的“四调对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模式,切实促使矛盾纠纷由“事后调”向“事前防”,由“事找我”向“我找事”转变。

坚持“调解优先、速裁支撑、诉讼兜底”的原则,构建了“一体运行、双线驱动、三端过滤”诉调对接的新范式,采用事前劝解、事中调解、事外和解等多种方式,达成“小事”马上调、“大事”吹哨调、“难事”联动调,保证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妥当。真正做到让群众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切实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抓数字赋能

变“各自为战”为“高效统管”

“我向12345热线反映了邻居在楼道内堆放杂物的问题,刚放下电话,社区网格员就联系了我,主动上门约我和邻居协商解决。没想到12345效率如此之高。”近日,人民路社区居民吴先生开心地说道。

依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扁平化管理”的原则,玉门市研发了“活力网格管理信息系统”和微信小程序,纵向连接基层网格员,覆盖至村组和社区楼院,横向连接住建、民政、交通、市场监管等31个政府职能部门。网格员通过入户、管控、巡查、处置、报告等方式收集各类信息,并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报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第一时间可分流交办至各职能部门,构建“集中受理、统一分流、全程监督、闭环运转”为一体的扁平化网上网下协同工作体系。使群众通过电话、网络、上门、网格员收集等渠道反映的各类诉求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置,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