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多元共治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4-07-04 10:51:58     来源:甘肃法治报

多元共治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张家川县“四个一”推进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事情办得行不行,群众心里有杆秤。在张家川县综治中心,群众的理有处讲、话有人听、事有人办、难有人帮……让群众的烦心事在这里得到一站式解决。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以建好一个“主阵地”、上好一节“法治课”、用好一套“新机制”、编好一本“说明书”的“四个一”工作法,聚力推进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多元共治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建好一个“主阵地”

“您好法官,我们在签订装修合同时,该注意哪些事项呢?”6月25日,张家川镇一群众到张家川综治中心向法官调解室进驻法官助理李东耀咨询法律问题。

“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明标的,要达到怎样的质量要求,还有履行的期限……”李东耀详细解答,直到群众满意而归。

记者留意到,综治中心建在张家川县委、县政府旁边,地理位置醒目。群众有的前来咨询法律问题,有的在专业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在每一个窗口和功能室解决着群众的不同诉求。

“综治中心设置有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官调解室、劳动争议调解室等,让群众的诉求只进一扇门就能全部解决。”张家川县综治中心主任李建英说,设置群众接待窗口12个,功能室13 ,县法院等9个单位常驻办公,对来访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同时,各乡镇依托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群众来访接待窗口和指挥调度室、分析研判室、心理咨询室、警调对接室(诉调对接室)、矛盾纠纷调解室,采取随叫随驻模式,对来访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各级综治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3500余人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70%以上。

用好一套“新机制”

张家川县综治中心首席调解员马恩龙是一名有30年工作经验的老法官。自退休以来,马恩龙进驻到县综治中心,凭借较为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审判经验,将许多疑难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没想到在当天就拿到了12万余元的工程款,支付了农民工工资,诉前调解,真是既便捷又高效!”今年1月19日,平凉市恒瑞门窗有限公司负责人靳先生拿到工程款后由衷地说。

原来,该公司起诉的一起案件分流到综治中心进行诉前调解,马恩龙仔细阅卷后,通知双方当事人到综治中心现场调解。靳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综治中心,没想到在马恩龙的悉心调解下,被告当天下午就履行了义务,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均满意而归。

“在县综治中心成立诉调对接中心,设立诉调对接窗口、诉调对接办公室、警调对接办公室、访调对接办公室,在各乡镇设立警调对接办公室、诉调对接办公室。”张家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毛永杰介绍说。

在诉调对接工作中,张家川县法院选派3名工作人员入驻县综治中心,负责诉前调解案件的登记、指派、调解、反馈、回访等工作;各乡镇对接3个基层法庭,联合多方力量对分流案件限期化解。在警调对接方面,各基层派出所加大同综治中心的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防、命案联控,县综治中心重点做好警调对接的业务指导和数据汇总。在访调对接方面,探索建立信访类矛盾纠纷的甄别、分流、调解机制。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共调解诉前调解案件365件,占县法院受理诉前调解案件的 54.89%,调解成功率70.14%。

编好一本“说明书”

今年5月,张家川县委政法委编写了《张家川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指南》,详细说明了县综治中心职责、县级综治中心设置及工作流程等,让人一目了然。

“针对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对综治工作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等现状,以及综治干部和网格员能力不强等问题,由县委政法委组织专门力量,学习、借鉴、参考中央及省市各类文件及会议精神,编制《张家川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指南》(试行)。”毛永杰告诉记者。

据介绍,《指南》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职责为重点,围绕综治工作的提出、综治中心的定位、综治中心的工作职责及功能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说明,进一步厘清了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的主要任务、工作流程、建设要求,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干什么、怎么干等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