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亭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深化诉调对接,建立扁平化、实战化、高效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夯实基层基础
“经过你们的高效调解,才让我儿子的受伤事件得到顺利解决!”近日,当事人父亲曹某向华亭市综治中心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2023年4月9日,曹某夫妇带儿子在西华镇什民村游乐园玩耍时,被游客乘坐的秋千撞倒,导致鼻骨受伤,经网格员逐级上报,华亭市综治中心联合法院、司法局、什民村游乐园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曹某获得一次性赔偿2.3万元。
据了解,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华亭市建立健全市、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成立由乡镇政法委员和综治中心主任任组长的调解组织,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作用,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就地化解纠纷
华亭市充分发挥好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网格员紧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入户走访全面、准确进行排摸,建立信息全、更新快、分类准的居民需求台账,做到底子准、情况清、动向明。
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了99%的人口和事务,实现“基础力量一员一格、专业力量一员多格、联动力量一格多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同时在政法单位业务骨干、退休法律工作者、社会律师中择优选聘“金牌调解员”30名,成立矛调中心调委会,选聘人民调解员23名,专业行业调委会8个,个人调解室5个,人民调解员538名,全面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深入推进“诉调、检调、警调、访调”对接,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降低诉讼增量,减轻群众诉累。
拓宽解纷渠道
华亭市镇两级综治中心统筹基层社会治理力量,衔接联动化解纠纷渠道,对排查出的一般性矛盾纠纷,按照网格员、调解员、村级调解组织、乡镇调委会的梯次层面,建立“四道”防线,对复杂多发矛盾由综治中心牵头,调度相关“所”“庭”或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优势,构建了衔接紧密的全闭环、全周期、全过程调解体系,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便利化、高效化的解纷渠道。
每个乡镇选聘有威信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组成“五老”调解队伍,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让纠纷双方自主选择五老人员为他们化解争议,大幅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和效率,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