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定西市开展深层次、多元素、全方位、精准性普法宣传,推动主动创稳和“社会治理比安全看稳定”行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2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23.5万余人次,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1867件,化解成功率98.9%;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3.17%,命案发案同比下降20%,治安状况全面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转变理念调思路 增强普法针对性
全市聚焦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特点,以法律需求为切口,以走访调研为基础,确定8个方面23个选题,“量身定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聚焦重点时段、重点群体、重点区域,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矛盾、个人权益保障、土地承包流转、道路交通安全、电信诈骗预防等方面讲起,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聚焦学生安全教育领域易发多发的溺水、欺凌、交通事故等问题,高密度集中开展普法宣传,尽最大努力做好涉校涉生安全事件防范基础性工作。
壮大队伍强主体 提升普法专业性
全市筛选抽调62名法学理论功底深厚、法治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律师和行业骨干,组建成立市级普法宣讲专家库和主动创稳精准普法宣讲团。各县区结合实际,以基层政法队伍、执法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为主力军组建基层普法队伍,创新推出“与法‘童’行”“法治快递进万家”等特色普法宣传品牌。加大对普法队伍法律法规和综合能力素质培训,根据需要及时补充调整宣讲团成员,组建素质过硬的普法队伍。市、县各普法小分队收集梳理市内普法典型案例,分析解读常用法律知识,精耕细作普法宣传讲稿,确保普法内容专业化、高质量。
贴合群众创精品 突出普法实用性
全市通过典型案例发布、文化资源挖掘创作等富有特色、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拓宽普法宣传路径。精心制作命案防范、安全生产、校园欺凌等六个方面警示教育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解读,增强普法宣传的震撼力和实用性。采取“炕头会”“板凳会”“庭院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理论+故事”“理论+文艺”“理论+网络”等多元形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依托洮岷花儿、陇中小曲、书画剪纸和“农村大戏台”等地方特色文化载体,创新推出题材新、易感知的普法作品300余部,开展普法展演40余场次。聚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通定西法治直播间,开展全覆盖全时段全方位普法宣传,开展直播带“法”活动21场次。精心设计集中普法活动细节,植入“法治谜语墙”“法治大转盘”等趣味游戏,以互动融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法律知识。
扩展阵容造氛围 巩固普法广泛性
全市通过日常宣讲、主题宣讲、重点宣讲和执法宣讲相结合,开展大力度、广覆盖、不间断的宣传,形成市县乡村同频共振、一体推进的普法宣传大格局。市、县两级500余人专业普法团队,分阶段、按步骤、有计划地部署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教育,发放普法宣传品6.8万余册。紧贴节假日人流大、活动多的实际,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点对点普法活动。充分利用集市、文化艺术活动等有效时机,深入社区乡村开展送法下乡巡演活动。积极组织基层干警、网格员、志愿者等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进行日常宣讲,面对面答疑解惑、释法明理,将精准普法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魏晓燕)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