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甘肃实践】畅通民意“直通车” 征集建议“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3-12-17 15:16:23     来源:甘肃法治报

 畅通民意“直通车” 征集建议“连心桥”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打造立法联系点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基层立法联系点被形象地称为立法“直通车”“连心桥”。

2002年7月,临洮县人大常委会被省人大常委会确立为首批地方立法联系点;2015年7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立为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2016年5月,被定西市人大常委会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近年来,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建机制、创路径,把立法联系点大成为畅通民意的“直通车”、征集建议的“连心桥”,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建机制,开启“直通车”

如何发挥好立法联系点作用,实现效用最大化?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确立了主任(副主任)联系基层立法联络点、各工委联系基层立法联络员的“两联系”制,。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群众参与、立法联络点有效延伸、立法联络员积极参与、信息采集点无缝衔接的“金字塔”式体系。

(AqEY配图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甘肃实践(28130685)-20231217150619

立法信息采集员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3年10月拍摄)。临洮县人大常会供图

“作为一名基层立法联络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因为有我们的工作努力,让立法工作‘飞入平常百姓家’,我们做到了每一条立法建议从群众中来,每一条建议的采集都深入到群众中去……”近年来,临洮县分别在17个县直部门、1个驻临高校、1家融媒中心等设立了43个基层立法联络点和100个信息采集点、104名立法联络员,与兰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建立了法学实践基地,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线联动、内外衔接的工作网络。

同时,还依托18个“代表之家”、97个“代表工作室”,推荐26名既是人大代表又是立法联络员的专业人士参与立法联络点工作,确保立法“直通车”双向畅通,为高质量立法蓄足“源头活水”。

创路径,架起“连心桥”

“今天大家坐在一起,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为地方立法建言献策。”11月24日,临洮县辛店镇卫生院的会议室内,镇人大代表、镇基层立法联络员、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就有关地方立法征集建议。

(AQEY配图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甘肃实践(28130682)-20231217150609

临洮县龙门镇二十铺村立法信息采集点以板凳会议形式就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征集意见和建议。(11月24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摄

据介绍,为了让民意征求直抵基层、直通一线,辛店镇立法联络点组建了以人大代表工作室为框架的8个立法信息采集点,搭建起了有人负责组织协调、有人联系基层代表、有人专门收集基层立法意见建议的组织架构。在具体立法征询工作中,立法联络点畅通各类渠道,广开言路,架起了收集立法建议“连心桥”。

“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对应着我们的31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板凳会议等形式,以及我们平时在入户过程中宣传和征询,把立法建议征集延伸到了最基层。”辛店镇人大主席、立法联络点负责人苟枫菊介绍说。

和苟枫菊一样,苏良也是一名基层立法联络员。加入这支队伍已经8年,通过他们报送上去的立法建议不计其数,印象最深刻,也最让他骄傲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征求意见时,他们征询到的“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新推广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建议被最终采纳,写入了法律。

记者了解到,临洮县人大常委会聚力窗口平台建设,重视提升队伍专业素质,把群众参与立法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促进法律法规更好地融入生活。同时,创建优质品牌,讲好立法故事,推进联系点工作建设。

2002年以来,临洮县立法联系点共完成209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建议征集工作,上报2296条意见建议,采纳555条,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207条,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296条。一条条带着泥土,充满烟火气的立法建议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展现的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活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