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矛盾纠纷“倒金字塔”问题——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张家川实践”

发布时间:2023-12-09 15:53:38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诉调对接推进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落细主动创稳“基层主防”责任,统合资源力量,完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综治中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少、派出所警情多、法院案件更多的“倒金字塔”分布问题,探索形成创新社会治理的“张家川实践”。

源头化解壮大“塔基”

  针对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在基层,排查化解不到位找法院诉讼解决的社会治理现状,持续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处专项行动,调动全县网格员深入网格排查化解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同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通过线上拨打“县长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在“县委书记县长留言板”留言等方式和线下通过“主题党日”反映、综治中心“接诉即办”“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等途径解决群众反映诉求,最大限度实现止诉于源。

  今年以来,网格员采集事件86122件,办结率99.60%;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503件,化解率99.38%。通过网格员一线排查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大量矛盾纠纷得以在基层化解,“阻断”了大量矛盾纠纷进入法院解决的第一道“关口”。

一站解纷削减“塔身”

  持续提升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水平,按照“1厅(接待大厅)+N室(类案调解室、金牌调解员室、心理咨询服务室、分析研判室等)”模式,合理设置各功能室,把各级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的“集散地”和吸附群众的“主阵地”,对网格员一时无法处置报送来的矛盾纠纷,以及群众主动来访反映的各类诉求,进行“一揽子解决、一站式化解”,对基层矛盾纠纷进行第二次“过滤”“筛选”。

  今年以来,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办理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的各类群众诉求11000余件;公安机关共接有效警情2687起,同比下降21.3%,进一步“阻断”了“有矛盾找法院”的通道,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诉调对接缩小“塔尖”

  建立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将县法院一审新收民商事、110指挥中心接到警情、信访局(办)受理信访事项中适宜调解的矛盾纠纷,统一推送到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调解解决,把好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的第三道“关口”。持续壮大调解员队伍,调动全县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294个人民调解组织、1233名人民调解员、1020名“法律明白人”,以及16名法官、11名检察官、265名民辅警、73名法律顾问和律师“三官一师”积极参与诉前调解,切实减轻了县法院调解负担,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今年以来,诉调对接案件154件、警调对接案件129件,访调对接案件46件;县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1080件,同比下降9.8%,受理民商事案件占各类矛盾纠纷的4.2%,进入县法院解决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

  通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各级综治中心二次化解,诉调、警调、访调对接再次化解,让矛盾纠纷大量进入诉讼程序的现状得到扭转,切实解决了矛盾纠纷“倒金字塔”问题。(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