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基层“小网格” 做强城乡“大普法”
——肃州区城乡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的探索实践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八五”普法以来,酒泉市肃州区在城乡社区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探索实践,建立网格化精准普法新模式,借助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依法治理,将法治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网格、每一个楼院和每一个住户,做强城乡社区“大普法”,有效提升了群众法治获得感。肃州区的这一创新做法荣获全省首批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近年来,肃州区将普法队伍建设纳入全区网格制管理总体部署,让每个网格区域都有专人负责、专人服务,消除普法“盲区”。为各级网格员配发普法小喇叭、彩页传单和动漫微视频“三件套”,将法治宣传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小区(村组)、每一个业主、每一个家庭,确保普法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各城乡社区搭建“小板凳议事会”集体学法,确定每月20日依托居民协商议事平台,集体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网格员为主体,组建“和事佬”协会、“妈妈唠嗑队”等自治组织,根据群众的不同法律需求,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法律宣传服务。创新“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定期在网格微信群推出法治热点话题讨论,不断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
与此同时,肃州区还推行公、检、法、司工作人员下网格普法,252名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司法行政干警和专业律师融入网格,定期下沉城乡各级网格区,将网格内普法融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过程中,让纠纷当事人在息纷止争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
按照“主题鲜明、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肃州区在三级网格点精心制作设立以宪法、综治、禁毒等为内容的法治文化阵地21个,建成法治文化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196处,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教育。各级网格采取文艺汇演、合唱(红歌)比赛等形式,寓法于乐,向居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组织各级网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法治宣传,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