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拓展主动创稳方法路径
——定西市文化创稳工程取得积极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 涛 通讯员 魏晓燕
今年以来,定西市深入实施文化创稳工程,纵深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坚持以文化润稳、促稳、保稳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时代价值、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群众素养、夯实治理底板等作用,以文化人拓展主动创稳方法路径,取得积极成效。
周密部署细化任务
定西市制定印发《关于深入实施文化创稳工程纵深推进主动创稳行动的指导意见》,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涵养法治文化、深耕红色文化、发展产业文化、聚焦廉洁文化、共建共享网络文化六个方面细化重点任务。各县区根据指导意见,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措施,延伸了工作触角。安定区委政法委会同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对开展文化创稳工作专题研究,梳理制定文化创稳工程重点工作项目台账,明确22个乡镇(街道)和40个责任单位工作任务。
挖掘提炼文化特色
定西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挖掘提炼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强化社会治理、化解矛盾风险、保障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硬作用”,开展精准普法宣讲1500场次,受教育群众96万余人。
全市政法系统把红色文化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举办专题党课宣讲定西红色故事130场次。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主题宣传活动,播放主题宣传片1000余次、展示展板264块、发放宣传册3万余册、现场答疑3000余次,让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深入人心。市法院着力打造“法苑”文化阵地,集政治、法治、党建、廉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把文化建设深度融入司法审判,引领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司法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举办“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丰富了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
巧妙创意打造亮点
借助民歌、书画、剪纸、小曲等地方特色文化载体,依托洮岷花儿、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创新丰富普法宣传途径和形式,打造新颖、亲和、生动的主动创稳工作亮点。市公安局将马铃薯和警察形象元素有机结合,制作定西公安卡通形象“土豆警官”,并推出《土豆警官漫漫说》连载漫画海报,宣传交通安全、矛盾纠纷化解、电信网络诈骗、公共安全等法律知识。临洮县将交通安全与洮岷花儿、观赏石等当地特有“非遗”文化融合,创作民歌《交通安全进万家》和石头画作品,自编自演“快板说反诈”法宣视频。渭源、陇西、岷县交警部门设计《交通安全》剪纸作品;岷县用“花儿”宣传禁毒知识,让法律知识宣讲更“接地气”、更“有趣味”。通渭县与县秦剧团联合举办“推动文化创稳、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平安乡村”主动创稳暨精准普法宣传宣讲进乡村系列活动20余场次。
督导检查狠抓落实
为增强文化在主动创稳中的支撑作用,推动主动创稳深入开展,定西市成立7个包抓督导组,通过深层次、高频率督导检查,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宣传、文化部门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资源优势,加强条线指导,引导文化创稳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延伸,提升文化创稳影响力。市平安办将文化创稳纳入全市党政履责督考和平安定西建设考核,确保文化创稳落实有力、纵深推进、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