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强化内部执法监督促进法治公安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10-19 17:00:34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天水市公安局认真落实全省深化法治公安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聚焦法治公安建设工作任务,把强化内部监督和规范监督事项流程作为重中之重,定措施、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促进法治公安建设走深走实。

注重顶层设计   构筑执法监督管理大格局

抓组织领导。市局党委对内部执法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工作。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市局建立了工作专班专职负责,市局与县分局、县分局与基层执法单位层层签订了重点工作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如期落地落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成立了“一把手”负责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执法工作会议,总结执法情况、通报执法问题、听取整改工作汇报,在全市公安机关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各级、各警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抓机制建设。针对可能发生执法问题环节强化措施、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先后出台执法质量网上巡查评估提升工作规定、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说理执法工作实施办法等执法制度40余件。

抓队伍建设。出台《全市公安机关鼓励支持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办法》,激励民辅警积极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安机关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落实奖励措施。

抓好闭环管理   实现执法监督管理全覆盖

 强化硬件支撑、持续提质增效。扎实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办案区建设,全市建成了7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配备专职管理人员44名,选树市级标杆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3家、执法示范单位14家。    

狠抓执法监督,提升执法质量。全面落实案件“五级”审核把关,积极探索执法办案积分制管理办法,坚持案件质量日巡查、网上考评、跟踪整改问题 。

发挥法制监督员作用,提升监督水平。将212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或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聘任为法制监督员,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管理考核,督促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强了执法源头监管,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

突出创新引领   实现执法监督管理新跨越

积极创新,找准关键点、瞄准发力点,着力构建好“两个机制”、运用好“两个模型”。

建立“蓝橙红”三色预警机制。即对首次发现的执法问题单位启动蓝色预警、内部通报并督促整改;整改后再次发生类似问题的启动橙色预警,由市局约谈单位负责人、法制监督员、办案民警;第三次发生类似问题的启动红色预警的,由市公安局挂“执法问题黄牌”持续督促整改。被启动红色预警的单位,年度不得评为先进,直到报请市公安局验收评估摘牌。将全市195个执法办案单位全部纳入《天水市公安局执法问题三色预警等级表》,挂图作战,在全市形成了重视执法质量的氛围。

推行“12345”工作机制。在化解复议、诉讼案件矛盾纠纷工作中,探索出“一转变、两协同、三融合、四字诀、五到位”的“12345”工作新机制,即将被动应对向主动化解转变,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整体联动、一体发力,把“情理、法理、事理”融合到案件办理全过程,落实“疏”导情绪、“劝”说当事人、“熟”悉案件情况、精“准”工作措施四个方法,确保在涉复议、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做到“普法宣传到位、矛盾纠纷化解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多元联动到位、机制建设到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搭建“啄木鸟”监测和“执法工兵扫雷破障”预警监测数据模型。即梳理接处警、行政刑事案件和涉案物品信息录入易漏易错项目69个,依托省厅大数据建模工厂搭建了搭建了“啄木鸟”数据监测模型,通过设定条件、精准筛选漏录、错录信息。梳理案件办理中常见的接报警不规范、超期办案等16类问题,搭建了“执法工兵扫雷破障”数据预警模型,通过对警综平台数据提取、关联、对比,实现同类问题实时监测、一次性排查,不留死角,提升了监督质效。

责任编辑:张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