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构建诉源治理新模式推动社会治理上台阶

发布时间:2023-11-07 21:33:34     来源:法治甘肃网

源头预防为先  多元解纷整合

——瓜州构建诉源治理新模式推动社会治理上台阶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今年以来,瓜州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化解、诉调有效衔接、多元解纷整合的诉源治理新模式,全力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苗头、解决在诉前。截至目前,全县流转诉前案件2134件,调解成功1435件,调解成功率67.24%,流转率达60.65%。

突出实战

夯实多元解纷“主阵地”

瓜州县以“实用、实战、实效”为导向,县级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室、诉调对接室、远程调解室、律师调解室等6个功能室,搭建起“线下与线上、服务与解纷、调解与诉讼”有机结合、无缝衔接的多元解纷平台。进驻法院、司法局工作人员5名,常驻调解员5名,聘用随叫随到调解员15名,相关部门随叫随驻调解员56人。

镇级整合镇综治中心、基层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力量,加快推动镇村两级“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站、工作室的建立,并配备2-3名工作人员,统筹开展辖区内纠纷调解工作。

村级整合“三官一律”、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乡贤老人等力量,参与矛盾预防、调处和化解工作。通过“三级”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的建立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集约、精准、高效的多元解纷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非诉机制诉源治理作用发挥明显,民事诉讼立案数量持续下降。

培育人才

健全多元解纷“智力库”

瓜州县加强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商会调解、个人调解为主的四支队伍建设,形成各负其责、工作协调、运转高效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49个,其中乡村调解委员会123个,行业调解委员会25个,商会调解组织1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11个,人民调解员1226名。

通过以会代训、“专家授课”、网络课堂、集中培训、岗位练兵、调解观摩、传帮带等方式,对调解员队伍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持续提升调解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素质。

规范标准

打通多元解纷“直通车”

瓜州县规范优化诉调对接流程,细化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发挥法官、法律公共服务人员入驻县综治中心的优势,依当事人申请,高效便捷地予以司法确认,为纠纷化解赋予强制执行力。

大力推行基层法庭“诉讼服务站”向乡镇综治中心直接分流、调解成功在“诉讼服务站”就近司法确认、调解失败纠纷在“诉讼服务站”就近立案的“双向直通”机制,推动调解工作赋能、提质、增速。

加大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的推广使用力度,目前平台已进驻调解组织34个,入驻调解员47名。建立在线调解和远程视频司法确认平台,引导当事人“码”上申请、“云”上调解,最大限度压缩调解周期,实现事了人和。

多点联动

筑牢多元解纷“防护墙”

瓜州县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由党委政府领导、综治牵头、法检公司等部门联动的防控联动机制。

深入开展“万名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对突出问题开展全面摸排。1至10月,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5件,调解成功965件,调解成功率98.9%。

深入应用“智网瓜州”一网通办平台,广泛动员群众通过平台进行信息报料、诉求上传,由对应辖区网格进行快速办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