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网格“细胞”畅通治理“末梢”
——玉门市着力构建立体式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刘丽莉
“每次从这里路过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楼顶违建突然倒塌。”5月5日,玉门市68岁的赵阿姨向玉门市新市区街道迎宾路社区网格员反映了此事。
网格员通过走访了解核实情况后,立即将此事通过活力网格APP进行上报,同时对商铺经营者进行拆违劝导。经过街道研判,会同相关部门对经营者进行法律宣传,并对该楼顶违建依法拆除。
近年来,玉门市面对社会治理新形势、新要求,采取“点上精选、线上链接、面上拓展”的方式,着力构建多点结合、连点成线、拉线成面、织面成体的立体式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体系,激活网格“细胞”,畅通治理“末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大排查力度,抓住隐患“关键点”
“在民警、网格员、社区干部的调解下,我们邻里之间的问题解决了,心情也舒畅了。”4月23日,新市区街道玉关路社区居民王某和楼上邻居陈某因房屋漏水产生纠纷,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这一信息,第一时间会同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到王某家中调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双方纠纷最终顺利解决。
这一矛盾的妥善化解,得益于玉门市建立的“多元联动排查网”。
玉门市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凝聚工作合力,发动派出所民辅警、司法所调解员、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等力量,多渠道收集、掌控各类不稳定信息,同时对辖区内各类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逐一开展“拉网排查”“反复排查”,加强对各类纠纷的摸排梳理,把预警延伸至辖区各个领域环节,及时掌握辖区社情民意,全面搜集掌握潜在性的矛盾纠纷线索。
对摸排发现较为突出的矛盾纠纷进行会商,切实提高预知预警能力,达到“动态有人关注、情况有人收集、问题有人报告、矛盾有人化解”的效果。
听取群众心声,治愈网格“痛难点”
对于玉门市的老百姓而言,“网格员”“网格化治理”这些词汇已经深深嵌入他们的脑海里,与生活密不可分。网格员们的身影不仅出现在寻常巷陌,更是进入了千家万户。
网格员们在各自的网格内认真巡查,全方位听取居民心声。“在万豪小区门口有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情况。”网格员们立即行动,劝离占道经营,帮助商户将店外经营物品搬到店内。
在马路上、商铺门口等地非机动车随意停放现象时有发生,网格员们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工作,深入推进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维持交通秩序,引导非机动车辆有序停放,耐心向驾驶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醒群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在农村自建房整治工作中,网格员们也积极参与,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住户进行耐心劝离,认真听取住户们的心声,向住户们宣讲危房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为住户们的搬离搭手相助。
网格员们活跃在服务群众第一线、社会治理最前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