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以创建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为目标,坚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作为区域中心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求突破,凝心聚力,扎实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纵深发展。
“稳”字当头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肃州区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主,基层法庭、司法调解、乡村调解组织为辅,构建多方参与、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诉调对接平台,形成一站式多元调解纠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在运行机制上“加固”,积极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步工作法”、矛盾纠纷“五级联调法”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在整体效能上“提质”,大力开展政法干警进网格活动,充分发挥网格优势,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调处力量上“优化”,建立妈妈唠嗑队、邻里帮帮团等民间调解组织202个,行业性调委会20个,命名挂牌“个人调解工作室”13个,结合网格长制工作,运用公序良俗调解关系、化解矛盾,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实”字强基
筑牢社会治理综合体
肃州区按照省、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六有”“八化”标准,深入推进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城区划分为21个一级网格区和97个二级网格区,配备专职网格长636名,做好网格内治安隐患、矛盾纠纷、重点管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为民服务等方面问题的采集、处置、上报和反馈工作。在农村按照三级网格体系划分为1061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861名,实现网格治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建立网格公示制度、工作运行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对网格长工作进行考评奖惩,有效激发网格长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字赋能
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
肃州区坚持数据赋能,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网格管理系统信息网、综治视联网等“三网”融合建设,运用“网格管理系统+网格管理收集终端APP+群众爆料小程序”模式。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业务,建设整合视频会议、视频通信、视频培训、视频调解、视频信访、视频调研、信息发布等功能的综治视联网,目前全区已完成区级和15个乡镇综治中心视联网建设,基本实现中央到省市区乡的互联互通。
“融”字增效
形成多方联动共治圈
肃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行“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组织体系建设,实施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席会议和兼职委员制度。各社区均建立居民协商议事会制度,“6+X”议事法、“居民议事厅”等一批富有特色的议事平台,成为居民自治的“连心桥”。各级综治中心设立“警民联络室”,全面推动政法干警下基层,发挥其专业化、职业化优势,定期开展乡村干部法治培训、典型案例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个、实践站143个,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乡村“五老”、乡规民约、生活礼俗的作用,有效引导群众规范行为、平息矛盾纠纷,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新风尚。(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魏世东 通讯员闫宗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