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年内基本实现高频事项“省内通办”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萍)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甘肃省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提出,我省将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在国家“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聚焦外出务工人员居住、就业、婚姻、生育、子女入学、社保、养老等高频办事需求,主动对接相关省市,推动“跨省通办”,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
建成覆盖全省、统一联动的“12345”便民热线
我省将进一步优化规范审批程序、事项和申报材料。推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完善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推行“一张图”审批、可视化审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级各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功能融合,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强化中介机构监管,提升审批效率。
同时,建成覆盖全省、统一联动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体系,推动各行业领域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用接入“甘快办”,持续升级惠企政策“不来即享”系统,加快建设“甘政通”,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一码通”。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基本建立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推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在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广“免证办”服务。
对中小微企业在减免房屋租金方面给予支持
完善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实现全省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建立健全市场主体歇业制度,研究出台税务、社保等方面配套政策。持续推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管家式”服务,对经省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省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立省、市、县三级领导包抓机制,落实土地供给、财政奖补、要素保障等扶持政策,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推广“标准地”改革,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
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投放。用好“减免缓返补”组合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给予倾斜帮扶。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在减免房屋租金和水、电、气、热、通信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治理。发挥甘肃省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登记)平台作用,严厉整治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
推进政务服务实现“就近办、家门口办”
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综合咨询、综合办事、帮办代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等窗口,年底前实现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全覆盖。推动户口迁移及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等业务在全省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全省医保公共服务事项网上“省内通办”。推动全省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开展结婚登记“市内通办”试点,推动实现“跨省通办”。
鼓励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延时错时服务。推广24小时自助服务,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和银行、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推进更多事项全程自助办理,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