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铸平安” 使命“护发展”
——2021年张掖市政法工作回眸
2021年 ,张掖市紧盯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这一目标,突出城乡社区治理工程、四级综治中心及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等 三项重点任务,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体系、社会面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平安建设责任制考评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张 掖 、法治 张掖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共建+共治+共享
平安建设惠民生
作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州之一,张掖市委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全市不断赋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新的内涵,四个“110”实战化平台形成迭代升级的政法产品。在全省率先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率先实现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矛盾纠纷“一站化解”、民生事项“一号统管”、便民事项“一网统办”、治安防控“一键报警”成为张掖特色名片。提升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常态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优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全市重新编码7452个四级“全科”网格、建成“雪亮工程”实战化共享平台、实行巡逻防控和交巡警一体化、绘就“心灵之旅”社会心理服务地图、巩固反邪教工作“双清零”成果,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成绩斐然。在社会治理这场大考中,张掖政法高分“答卷”,有目共睹。
深挖+彻查+清伞
扫黑除恶扬正气
张掖市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制定下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大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力度和对省上转办线索、市上举报线索的核查力度,共接收和受理涉黑涉恶线索69条,办结60条,新增打掉涉恶团伙3个。持续加大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突出乡镇的摸排整治力度,全市共整治治安突出问题58个、问题相对突出乡镇(街道)6个;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以四大重点行业示范带动十大行业,集中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乱点乱象,有力促进了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2021年,全市治安案件发案件数同比下降6.9%,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2%。
科技+信息+智能
政法事业增活力
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是开启政法工作新征程的重要途径。2021年,张掖市建成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总结推行一制规范、一图指引、一卷通用、一网联办、一键监督“五个一”工作机制,线上流转案件848件。法院推行“一体化办案”系统,办案时间同比缩短30%。
2021年3月29日,来自张掖市公安局的一则消息,让张掖“沸腾”——22年前轰动张掖的杀人案,终于破了!更为令人振奋的是,2021年张掖市现发命案全部破获,破案率达100%。
2021年10月疫情期间,“大数据+网格化”精密智控机制、日均1000人次的公安警力、4000多名网格员,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成绩的背后,正是张掖政法机关各类基础信息的广泛收集和精准研判,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是司法效率的提高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强。
改革+服务+营商
提升司法公信力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张掖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颁布实施,《张掖七彩丹霞(彩色丘陵)地貌保护条例》正在有序推进,法治阳光普照着每个人。全市法检两院员额制、内设机构、人财物省级统管和公安、交警、警务辅助人员分类改革如期完成,法院“三分流”机制被誉为“新时代甘肃法院‘枫桥经验’的新亮点”。检察院“等”外领域公益诉讼和公安机关行政检察监督走在全省前列。积极推进县区法学会改革,法学会工作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55件涉法涉诉重点积案全部化解,248万元司法救助资金让53案56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八五”普法工作清单化、项目化、精准化。全市政法系统用法治、靠信息,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措施24条,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暖企行动”释放出法治盾牌的强大力量。
铸魂+刮骨+扬威
政法队伍焕新颜
弘扬红色精神、组织英模教育、坚持开门纳谏、推行警示教育、全心为民办事……张掖市3300多名政法干警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推向深入;六大顽瘴痼疾自查填报问题整改完成率100%。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政法系统问题线索212件,处理处分干警197人。800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签订落实“三项规定”承诺书,让公平正义从不缺席、从不迟到。政法系统集中推出便民利民事项500余项,主动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多项,共培选出先进典型105名,举办英模事迹报告会70场次。(新甘肃·甘肃法制 报特约记者 汤栋国 通讯员 朱泽林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