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中小学“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改厕所”的实施方案》《关于建设1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等10件为民实事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根据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措施、实化责任,加强调度、协作推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答好新时代的民生考卷,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在中小学“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改厕所”。在23个重点帮扶县中小学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900套;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食堂549所;通过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等方式,重点增补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区中小学学位2万个;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改造中小学校非卫生厕所261个。
建设1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方式,在全省建设1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城市街道25个,乡镇95个。具体为:兰州市27个、嘉峪关市1个、金昌市2个、白银市4个、天水市10个、武威市6个、张掖市7个、平凉市7个、酒泉市7个、庆阳市8个、定西市8个、陇南市20个、临夏州8个、甘南州5个。
开展40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聚焦我省“四强”行动和产业布局,深入实施工业通信业、康养等专项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以及“马兰花”创业培训活动,全年计划开展40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采取省级财政适当补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我省基层单位就业。
对录取到本科院校的新生一次性补助1万元。具有甘肃户籍且被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专科(高职高专)2022级的困难家庭子女进行学业资助。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的2022级新生一次性补助10000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高职高专)的2022级新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
对20万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对全省20万3年内未受检的33至64岁城镇低收入妇女和农村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
对4000户地质灾害区农户实施避险搬迁。2022年对部分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4000户群众实施避险搬迁,主要涉及甘南州、陇南市、临夏州、平凉市、天水市、金昌市、庆阳市、定西市、白银市。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老年人慢性“四病”健康管理水平。借助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慢性“四病”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基层负担,提升管理率及规范管理率;促进老年慢性病风险人群分级分类精准管理,提高老年人慢性“四病”早期发现率和早诊早治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负担,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建设100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2022年,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县公路服务站、加油站、物流园区、快递网点、环卫场站、街道社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生活聚集区等地,通过共建、联建、自建等方式,建设100个经济实用、服务便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服务。
新建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2022年在全省选择符合村庄规划的自然村(不包括撤并建制村、移民搬迁村、空心村),再建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现约5000个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支撑乡村建设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包括调蓄设施、灌区改造和农村供水三类项目。建设水库(池)25座,其中年内主体完工5座,续建14座,新开工6座。新(改)建淤地坝100座。实施6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16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52处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