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村大数据”平台相融合
礼县顺应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特点,充分利用“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优势,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全面提高了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针对当前“群众不在村里在群里”的情况,县、乡综治中心通过信息化、大数据技术把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五队一卡”融入其中,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网上村庄”,力争把宣传、党建、综治、法律服务、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等职能下延到所有村(社区),促进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夯实基层基础。
与“平安乡村一键通”相融合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居住分散且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等问题,礼县积极开展“平安乡村一键通”惠农工程,有效破解农村社会治理薄弱的难题。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五队一卡”社会治理新模式,实行设岗定责管理,充分发挥“五支队伍”在村务党务监督、宣传教育、刑释人员帮教、邻里纠纷调解、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建立了“坐班制、户长制、联动制、登门制、补贴制”等五种机制。各村组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并经常组织开展公共场所的治安检查和巡逻,切实做到了访民情、解民忧、谋发展、促和谐,有效激发了农村社会活力。
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相融合
礼县积极稳步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工作例会、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情况报告、督查督办、检查考核等规章制度;强化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人财物保障,着力打造实体化的综治中心。
2021年以来,县综治中心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现已全面运行,各项业务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紧紧围绕“实体化、窗口化、信息化”建设目标,整合公安、法庭、检察、司法、民政、信访等基层力量进驻乡镇综治中心,全面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共治格局;568个村、11个社区目前建成村级综治中心406个,覆盖率70%。
与综治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相融合
礼县综治信息平台和综治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已实现高效运转,共划分网格671个,配置网格员792个,基本实现了综治网格全覆盖。将“五队一卡”融入其中,一方面实现信息的及时上报,可及时有效处理涉及社情民意、治安防控、公众诉求、矛盾纠纷等信息;另一方面实现了与省级平台的有效对接,打通了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县综治信息服务平台共录入、报送和处理涉及社情民意、治安防控、公众诉求、矛盾纠纷、信访维稳等各类信息187条,经反馈指导相关部门和乡镇处理办结180条,其余7条正在督促处理。
与家事审判中心规范化建设融合
礼县法院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有独立办公区域的家事审判中心,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主线”(柔情司法、调判促和)和“六个着力”(着力打造特色家事审判中心、着力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着力推进柔情化庭审方式、着力落实最新家事审判举措、着力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着力以案释法引导教育)的工作方式,取得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家事审判中心进一步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积极探索由律师与特约调解员开展联合诉前调解工作,在“请进来”的同时,还积极“走出去”,与基层社区、妇联等探索构建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平台,完善诉调对接程序与法院立案受理、司法确认之间的衔接关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龚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