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建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2-01-21 11:22:33     

我省印发建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事故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建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明确,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建设安全事故后,省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在24小时内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随后根据事故处置情况适时做好后续发布工作,积极回应公众关心的内容。

《预案》提出,建设安全事故依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城市供水、燃气、供热系统因事故发生连续停水、停气、停热24小时以上,影响3万户以上居民用水、用气、用热的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建设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相关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按照直接报告与逐级报告相结合的原则,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在逐级上报的同时,可直接报告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预案》明确,依据建设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安全预警由低到高(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标示。红色、橙色预警公告由省政府发布,黄色、蓝色预警公告由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布。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建设安全事故后,省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省内主要新闻媒体、网站或者省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并在24小时内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随后根据事故处置情况适时做好后续发布工作,积极回应公众关心的内容。发生较大、一般建设安全事故后,事故发生地市(州)、县(市、区)政府按照新闻发布的有关规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根据处置进展情况适时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