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万家灯火 打造平安羚城——合作市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12-23 22:13:13     

近年来,合作市在平安建设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实现了平安建设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全覆盖工作格局,确保了平安合作建设有序推进,全市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好转,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打牢基层基础 扎稳平安“主根”

合作市坚持把夯实平安稳定基层基础作为平安建设的重点工作,持续创新推进“14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选配各治理领域联户长共1616名,举办培训班900余场次,开展入户宣传7800余场次,投资保障1022余万元,制定各类激励机制8项,激发了基层联防队伍的工作热情。近年来,全体联户长在暴雨灾害、抗震救灾和疫情防控中主动发挥“六大员职责”,积极参与到抢险救灾、疏散群众、隐患排查、巡逻防控等工作中,促进了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优化体系建设 磨利平安“锋刃”

合作市不断完善“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在健全防控网络体系和强化统筹协调上精准发力,在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见到实效。建立群防群治及专业应急处突4支队伍,对辖区内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公共安全视频进行全方位优化维护,确保有效服务城市管理和应急实战;先后完成市级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维稳应急指挥中心、三维数字服务管理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信息化系统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连续两年实现“零命案”,八类主要刑事案件逐年下降,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深化平安创建 打造平安羚城

合作市不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全州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命名表彰平安单位、行业、系统、乡街、村社等182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诉前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搭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居)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设立人民调解组织机构321个,聘任人民调解员1131名。同时,紧密结合“法律八进”活动,开展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遵法知法守法成为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自2016年以来,合作市平安建设工作在全州范围考评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平安和谐稳定的主旋律始终回响在高原羚城。(新甘肃·甘肃法制报特约记者 李宏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