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五个聚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1-12-22 15:34:42     

(Y,文_图,记者备注:配合稿件,敬请支(10734290)-20211222152913_极光看图

        古浪县法院执行局干警对恶意逃避执行的“老赖”依法拘传(2021年11月9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唐鹏科 摄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注重 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引导群众把主要精力聚焦到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上, 打牢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基 础。”日前,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 告诉记者,富民新村探索出 了“一核引领、三业协同、三 治融合、五项机制”社区治 理新模式,这是古浪县提升 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一项 有力举措。 

今年以来 ,古浪县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结合起来 ,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 ,积极打造为民服务新模式 , 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聚焦党建引领

完善网格服务管理

古浪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1+6”政策文件体系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动共建共享,积极寻求城市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

该县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以300户左右居民为标准划分基础网格106个,建立街道、社区、路巷、小区、楼栋五级网格体系,实现网络党支部与社区治理网络覆盖范围一致。同时,探索建立“1+2+4+X”的工作模式,将综治、创城、党建等多网合一,经常性走访民情、了解需求、排查矛盾、宣传政策,实现“一网多元”的城市服务管理网格。

聚焦治理难点

建立多元化解机制

古浪县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的“三调联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开花结果。县综治中心成立矛盾纠纷综合调解中心,统筹信访、民政、国土等17家单位进驻办公,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搭建劳动人事争议、婚姻家庭、环境保护、药品安全、校园安全、征地拆迁纠纷等61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乡镇设立马有信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室21个,选聘人民调解员1325名,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今年以来,古浪县、乡综治中心共受理交办信访事项366批539人次,调处矛盾纠纷1365件,调解成功率98.5%,涉及金额1204万元。

聚焦服务堵点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古浪县紧盯群众“办事难”问题,推行一系列便民举措,切实将工作成果转化为主动担当、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县委政法委牵头建立政法机关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确定22名领导干部联系22家民营企业,做好法律宣传、纠纷化解、信访维权、减证便民等工作;县法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全面推广“一站式”诉讼服务,网上申请立案920余件,网上缴费1100余件,减、免、缓交诉讼费2万余元;县检察院积极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办结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15件,帮助追回劳动报酬13万元;县公安局推出窗口错时、延时、预约机制,提供延时服务160余次,预约服务82次;县司法局开辟公证“绿色通道”,办理公证事项427件,减免公证费1.77万元。

聚焦民生热点

开展专项整治

古浪县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4+1”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县公安局充分运用现有技术手段,破获电诈案件37起,拦截各类诈骗信息180余条,劝阻778人次;县自然资源局公开12336举报电话,广泛征集征地拆迁、矿产资源开发、土地整治、地质环境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非法占地、强揽工程、滥采乱挖等涉黑涉恶线索;交通运输领域严厉打击超限运输、随意开挖、破坏公路等违法行为,查处路损案件54起;工程建设领域积极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督促整改建设工程质量问题445条。古浪县委政法委在金融领域组织开展“加强金融普法、依法清收贷款,维护金融秩序、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开展金融普法活动582场次,动员“赖账户”“逾期户”主动偿还贷款,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

聚焦平安基点

激活“平安细胞”

古浪县以平安细胞工程创建为载体,充分利用单位门户网站、新媒体、微信群、电子屏等平台,广泛宣传发动,激活“平安细胞”,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浓厚氛围。同时,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群体管理服务、生产安全隐患和行业乱点乱象整治等作为创建的重点内容,拓展平安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下大力气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目前,古浪县已创建“平安校园”210个、“平安医院”29个、“平安市场”28个,平安楼院、平安工地、平安车间等800多个“细胞”单元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小细胞”覆盖了大领域,小平安带动了大和谐。(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段进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