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刘家峡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扫描

发布时间:2021-12-15 15:35:52     

“五+”模式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永靖县刘家峡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扫描

今年以来,永靖县在社会治理实践中以刘家峡镇为试点乡镇,抓党建、抓班子、抓队伍、抓落实,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以“党建+”“管理+”“服务+”“智慧+”“思想+”为内容的“五+”模式积极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217175726


“党建+”,打造社区组织“主心骨”

牢固树立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意识,把社区工作者队伍作为城市基层工作骨干力量,精心管理、持续用力。社区按照“3+X”配备班子,分别为书记、主任、文书和3名委员。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基层选拔一批、社会选优一批、组织下派一批的“三个一批”办法,拓宽渠道、广纳群贤。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新建和改扩建4个社区办公场所,并高标准规划布置了党建室、党员活动室、一站式服务大厅等。

“管理+”,织牢五位一体“主网格”

聚焦城市基层治理,将乡镇管社区、社区管物业、物业管小区、小区管居民,作为城市治理的主网格,采取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乡镇网络、社区网片、小区网格、楼宇网点的四级网格管理机制,形成社区党组织、派出所、物业、党小组、网格员“五位一体”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将全镇共划分成100个网格,相应成立100个党小组,配备网格员250名,城市社区治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

微信图片_20211217175638


“服务+”,扩大社区服务“主菜单”

坚持把抓好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头戏,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作为日常规定动作,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服务日”“法律宣传日”等形式多样的为民、利民、便民活动。将劳务输转服务、志愿者服务、社工服务,作为扩大社区服务内容的自选动作,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成立刘家峡镇志愿服务队,设立9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登记注册城市社区志愿者1500多名,共开展各类型志愿服务活动70多场次。


“智慧+”,树立社区工作“主品牌”

紧盯智慧社区建设,以“智慧+”的模式,综合应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居民微信群等组织党员群众参加网络视频会议,让群众把对社区工作的要求提出来,把社区日常的工作晒出来,将线上咨询、线下办理、不来回跑路作为简化工作流程的重要手段,消除社区和群众的距离感,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思想+”,唱响社区宣传“主旋律”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居规民约等宣传内容融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培植“知恩、感恩、报恩”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通过评选表彰“美丽庭院”“巾帼标兵”“最美乡贤”“好婆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