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共建成果共享智治支撑
——玉门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玉门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防范和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推进“一个中心一张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努力形成平安共建、成果共享、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局面,入选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榜单。
建设活力网格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现在很多事在这就能办,有问题就向网格员反映,他们也能及时帮我们解决问题。”近日,家住玉门市城新市区街道花园小区居民陈静对网格员的工作赞不绝口。
玉门市以“一网双巡三联”工作机制为抓手,以活力网格为触角,着力推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一个中心一张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今年以来,玉门市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995件,调处化解1871件,调处成功率93.8%。
“所谓‘一个中心一张网’,是指社会治理中心和全新阶梯式活力网格,实行‘一网双巡三联’工作机制,‘一网’即全科网格,‘双巡’即线上线下矛盾纠纷排查,‘三联’即警务网格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综治力量联勤,逐步构建了上下联动的‘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市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模式。”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实施科技赋能打造高质量平安玉门
走进玉门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只见20多平方米的电子大屏上,反映问题、待办事项、已办事项等数据一目了然,屏幕前法、检、公、司、人社、信访等13个部门的48名工作人员在席位上忙碌着。在“12345”话务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话务员们佩戴耳机,一边与市民沟通,一边记录市民反映的问题。
近年来,玉门市投资240余万元自主研发了“活力网格管理信息系统”和“活力网格手机APP”,纵向链接三级网格员,到达村组和社区楼院,横向链接31个政府职能部门,网格员通过入户、巡查、报告等途径收集的各类信息可通过手机APP直报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第一时间可分流交办至各职能部门。
与此同时,玉门市积极探索“12345市长热线+活力网格”“爱玉门APP+活力网格”工作机制,将12345市长热线接入活力网格信息系统,结合网格化治理工作,制定责权明晰的“双派单处置流程”,取得“1+1>2”的效果。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热线投诉946条,已办结849件,办结率89.7%,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上报处理各类转办件961件,已办结955件,办结率99.4%。
如今,科技赋能,已成为玉门市市域社会治理的显著特征。
畅通民意渠道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
“门店前面的路坑洼不平存在安全隐患。”“隔壁天天打麻将,每天晚上吵得让人睡不着觉。”……在玉门市下西号镇的综合治理中心活力网格管理信息平台上,每天从早到晚都闪烁着民众反映的问题。下西号镇通过活力网格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方法,实现网上调解、网上信访、网上议事,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在2至5个工作日内解决。
玉门市创新开展“一张网络促服务”“一条热线连民生”工作,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分析市民“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数据参谋辅政,以“全新阶梯式活力网格”和“一条热线连民生”,推动公共服务便捷化、精准化、专业化,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市域社会治理带来的实惠实效。同时,持续打造“活力网格”升级版,推广“15分钟幸福生活圈”“24小时平安在线”等自治经验做法,不断赋予基层治理品牌新的内涵。持续开展“一张网格强基础”项目建设,发动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将涉及基层治理的“千条线”纳入“活力网格”,构建起“全科型”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打通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魏世东通讯员裴亮)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