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抓六联六提升”护稳定保平安
——肃州区西峰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纪实
10月11日,肃州区西峰镇召开矛盾纠纷调处研判会。
原来,2021年3月12日,王某某在自家耕地焚烧苞谷叶子时,不慎引燃耕地南侧地埂草引发火灾,烧毁马某某4400颗樟子松。因王某某家庭条件困难,双方就赔偿数额争执不下,最终在调解员的多次劝说下达成了赔偿协议。
近年来,肃州区西峰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治融合”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六抓六联六提升”工作思路,护稳定、保平安、促发展,全镇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稳”的重大转变。
抓平安联创,提升组织能力
按照“四化四统一”要求,西峰镇投资115万元建成高标准“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和以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警民联络室、关爱工作室、法律援助室、社会组织工作室为基础的“治理中心”。通过“院、板、墙、路、栏、网、屏、声、堂”9种途径,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
12800份,举办法律知识讲座10场次。同时,全面实施一中心(综治中心)、两平台(信息平台、服务平台)、三网格(镇村组三级综治网格)的“123”管理服务模式,形成综治成员单位“一集中、四统一”,即集中办公,力量统一调配、工作统一联动、事项统一处置、矛盾统一化解,有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抓基层联治,提升治理能力
西峰镇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作用,以法治西峰、平安西峰创建为支撑,“多元共治”创新社会治理,走联动、融合、创新路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加大联合整治工作力度,形成了突出问题和突发事件“联抓联管、联合处置、联合整改”的良好局面。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公约》,选树表彰“西峰杰出人物”“爱家乡突出贡献奖”“最美西峰人”等先进典型110名,筹划建设“乡贤说事室”,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抓矛盾联调,提升化解能力
西峰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联席会议和驻点政法干警联席会议制度,充实调解员队伍,构建人民调解网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按照“统一受理、集中受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原则,下功夫解决困扰西峰镇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全镇范围内135件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已化解处理131件,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抓信访联办,提升服务能力
西峰镇全面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镇村干部首办责任制。积极整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大资源”,建立健全
“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部门联调”办信办访三项机制,将综治、信访、司法等工作人员和村级人民调解员纳入综治中心统筹管理,统一调度使用,严格落实主动接访、定期下访、重点走访、个别释访、事后回访五访措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全镇共接待群众来访62批550余人次,受理答复各类信访案件48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
抓治安联防,提升管理能力
西峰镇高标准建设“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防控网络,组建巡防队、治安员、信息员、调解员、中心户长、志愿者等6支队伍,依托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社会治安专职化巡防队,奏响排查、预警、防控“三部曲”,打造“西峰巡防”品牌。配备网格长124名,围绕“三防三查”(防火、防骗、防盗,查治安、卫生、纠纷)规范职责,确保宣传、管理、服务“三到位”。大力推行“互联网+”模式和数字乡镇建设,安装网络设备50套,配备警棍、头盔、防暴钢叉10套物防设施,全镇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降幅均达50%以上。
抓重点联控,提升帮教能力
西峰镇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平安西峰、健康西峰建设重要内容,以聘请的2名心理咨询专家为主要力量,整合村组干部、人民调解员、社会志愿者等各类社会资源,组建“一对一”帮教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部位和场所联合整治行动,全镇范围内无治安乱点,无明显突出的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实现“三降三升三转变”的平安创建目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局面。(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魏世东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