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矫正对象重启“阳光人生”
——记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
兰州市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于 2018 年 9 月成立,工作区域分为测量区、个案咨询区、情绪放松区和沙盘区,配备了心理量表系统、个案咨询系统、 情绪放松系统等电脑操作系统及沙盘、按摩椅、欧卡牌等咨询设备,中心设置符合标准化要求。
评估中心工作流程分为三步:一是建档立卡。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到中心完成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量表,了解每名社区矫正 对象个人、家庭、生活、就业、社会关系、违法犯罪史、认罪悔罪态度及服刑表现生活态度和政治倾向等情况,建立评估报告档案。二是确定类别。按照社区矫正对象测评量表 结果的最后得分,根据高、中、低三个类别所规定的分数区间,归入相应的类别,并和各司法所反馈对接,建议各所按照不同类别实施监管。三是心理干预和矫治。
截至目前,中心共对 845 名社区矫正对象完成了心理测量。结合个人所犯罪行,针对个别矫正对象又分别做了酗酒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关系信任量表、婚 姻家庭量表等,基本涵盖了个人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的现实状况。
(一)
赵某,男,49岁,离异,初中文化,缓刑一年,矫正期限为2019年9月11日至2020年9月10日。2019年11月10日,经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心理测量筛查后,建议进行心理矫治。
据赵某自述,其为家中独子,自小与父亲亲近,与母亲疏远。父亲于2007年因病去世,为治病几乎花光家中积蓄。同年,因无经济能力支持妻子的服装店,导致夫妻离异,儿子归其抚养。父亲去世后,赵某开出租车拼命赚钱,为了能偿还负债和养育儿子,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根。2017年年底,因交通肇事罪致使当事人当场死亡被判处缓刑。因无力赔偿,被当事人家属反复羞辱、责骂,赵某也因事故被吊销执照,丧失赖以谋生的职业,其于2018年年初服药自杀,经送医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从医院回家后,赵某对消毒水和噪音极其敏感,走在街上总感觉周围的人都在对他指指点点;亲属来访,也觉得是在嘲讽他,变得疑神疑鬼。赵某身体常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感,因恐惧服药也从未去医院就诊,靠强行忍耐和强迫入睡抵抗疼痛,平时闭门不出几乎不与他人交流。前6次咨询中,赵某均存在语言迟缓、记忆模糊、分辨不清现实还是梦境的情况,表达时常常出现语滞、语噎情况。第9次咨询时,出现头晕、气短、胸闷症状,肋骨下方出现剧烈疼痛,致使咨询被迫停止。
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对赵某进行评估后给出建议: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减轻这些症状表现;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保证按时饮食、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城关区司法局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报告、自评抑郁量表报告、艾森克人格问卷报告,制定出对赵某的心理矫治实施方案。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去获得改变。社区矫正对象常常不太清楚自己想要改变什么和改变多少,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会改变社区矫正对象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功能,在心境、情感、认知、人生满意度和获得乐趣的能力上产生变化。”城关区司法局东岗西路司法所所长、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艺蓉说。
(二)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城关区司法局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专业心理咨询团队合作,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目前已开展29场674人次。通过“成长性”+“治疗性”心理团体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克服负面情绪,帮助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提升自我意识和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通过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培养积极、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
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还特别针对1996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4场以“重新建立成长信念”为主题的团辅活动,受到了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认可。每场活动结束后,大家在谈感受时纷纷表示,“很快乐”“开心”“高兴”“自己有变化”“喜欢这样的活动”等,基本达到预期团体治疗的目标。
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或本人有心理干预意愿的社区矫正对象,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累计开展98人285次个案咨询,个案小时数达329小时。同时,中心着手建立咨询档案,为城关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在个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积极利用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克服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阴影、努力改造自我,让他们逐步恢复了自信心,重新找准了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而预防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突出的特点是“治心”,体现的是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克服心理障碍,让其重新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对预防其重新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评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提高刑罚执行效果为根本出发点,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估。社区矫正心理评估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危险指标的测验、分析和判断,评估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及心理健康程度,并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危险等级分类,为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和科学化提供根据。”城关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伟告诉记者。(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龚利芳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