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信息壁垒” 办案“一网”流转
——张掖市扎实推进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张掖市把推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建设作为提升政法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持续强化领导,统筹优化资源,提升办案质效,实现六类案件线上推送100%、线上流转办理100%目标。
主要领导抓统筹 压实工作责任
夯实第一责任。市县(区)党委政法委书记和各级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上抓顶层设计,县区抓落实,政法单位具体办,形成了共建共享高效工作圈。
建立问责机制。对案件流转情况进行排序,对连续两次排序靠后的县区和单位给予工作提醒,并将平台建设情况纳入政法工作年度考核,对排名靠后县区进行约谈和“挂牌督办”。
实施“挂图作战”。制定试点任务推进计划方案,将阶段性任务进行分解,定人、定责、定时,现已全面完成上半年六类案件上线流转工作。
靶向攻坚破瓶颈 提升使用效率
针对流程操作不规范的难题,市上制作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简易操作手册,操作流程细化可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针对操作人员不熟悉的难题,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远程指导、答疑释惑、实战练兵等方式,加大对各县区平台操作人员培训,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流程。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30场次300多人次。
针对各自为战的难题,召开了全市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大力推行确保“6+X”模式。截至8月底,线上流转六类案件706件,并同步录入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非法侵入住宅等类型案件51件。
针对设施资金短缺问题,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软硬件设备投入保障,有效解决平台运行中各类技术问题。截至目前,全市财政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平台建设。
完善机制增活力 强化保障能力
建立平台运行机制。总结推行跨部门大数据平台建设一制规范、一图指引、一卷通用、一网联办、一键监督“五个一”工作机制,对资料录入、材料核对、网上换押等流程进行具体细化,实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一方录入多方利用”,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司法办案“一网”流转。
建立工作专项督导制度。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会商解决疑难问题,并抽调专业人员开展现场督导12场次,提出督导意见47条,及时反馈督促整改。
建立周通报制度。每周对六县区和政法单位六类案件立案、上传、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研判数据,梳理查找问题,推动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共下发“周通报”50期。(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 者 张瑞军 通讯员 朱泽林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