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闭环运行体系

发布时间:2021-09-09 22:55:52     

办“小事” 调“大事” 攻“难事”

——张掖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闭环运行体系

近年来 ,张掖市立足于化解矛盾、防范风险,依托县乡村综治中 心,建立县乡村三级矛 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中心,最大限度整合资源、 优化要素、集中力量,努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 烦心事、揪心事,初步形成矛盾纠纷分级办理、 多元化解、综合调处的闭环运行体系。

村级中心办“小事”

2021年5月21日下午,家住肃南县康乐镇赛鼎村的老党员高某在儿子与儿媳的陪同下来到村综治中心,请求调解员对其与本村村民汪某之间的草场纠纷进行调处。综治中心调解员在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之后发现,其实两家存在的纠纷并不复杂,只是都在气头上,把一些陈年往事扯了进来,谁也不肯让步,导致调解工作难以继续。

调解员考虑到当面调处容易引起双方发生言语上的争执,于是采取了“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分别对高某和汪某做思想工作,在调解员的耐心倾听和劝导下,双方当事人逐渐平复了先前激动的心情,对调解员提出的意见均无大的异议,很快在调解书上签了字,汪某也作出尽快收拾网围的承诺。目前,汪某已将两家草场边界上的网围全部收拾妥当,双方心结就此彻底打开。

张掖市充分发挥村级综治中心就在群众家门口的优势,以基层网格为单元,一般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由网格员、联防长现场处理,或上报村级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中心,整合村社干部、驻村民警、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社会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据统计,初次化解率达80%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

乡镇中心调“大事”

张掖市积极整合乡镇“三办四中心”和公安派出所、基层法庭等资源力量成立乡镇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中心,发挥信息收集、受理分流、综合处置等职能作用,打造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实体化工作平台,切实把风险隐患防范在先。

2020年9月24日晚,山丹县大马营镇高家湖村六社村民李某某之子高某在霍城镇西关村的生态宜居小区项目工地务工时意外死亡,李某某多次上访,要求工程施工方赔偿其子死亡赔偿金等各项费用。霍城镇综治中心了解到此情况后,及时与大马营镇综治中心协调,与山丹县农投公司、项目施工队等相关部门单位,经过释法说理,多次调解,最终李某某息诉罢访,同意由项目施工方一次性支付高某死亡补偿金等费用33.98万元,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张掖市各乡镇综治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2830多件,做到了“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县区中心攻“难事”

2021年5月18日,张掖市甘州区华大丰泽园居民王某某等3人到区综治中心反映,其叔叔王某在务工时不慎从3.5米高的脚手架跌落摔伤,施工单位推诿责任、不承担医药费。王某某等人多次找施工单位讨要说法,均无功而返。因此,特意来到区综治中心,请求帮助协调解决。

接到反映后,甘州区综治中心立即通知区住建局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调解,经过与当事人反复沟通协调,双方现场达成一致意见,由施工方支付医院医疗费用,伤者恢复后申请伤残鉴定,并依法起诉解决后续赔偿问题。

张掖市总结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模式,整合县区部门优势资源,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方式建立县区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中心,通过“一窗口受理、全流程管理、一揽子化解”工作流程,全链条闭环化解矛盾纠纷,有效保障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社会治理创新等各项任务的落实。(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通讯员 朱泽林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