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法宣传更加“接地气”
——清水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走笔
7月21日,赵沟村村民在民法典主题广场学习法律知识。
7月21日,记者走进轩辕故里清水县采访,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散发着浓浓的法治气息。在轩辕广场和充国广场分别建成法治文化广场及宪法主题广场,在部分村庄建成了民法典主题广场,成为了群众闲暇时间学法的好去处。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在白沙镇赵沟村民法典主题广场,村民在茶余饭后来到民法典宣传栏前学习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记者留意到,民法典广场的每个宣传栏按照合同编、物权编、侵权责任编等内容,设置了普法讲堂,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民法典精神,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广场由民法典主题广场标识牌,深入学习民法典标识牌,民法典宣传栏,学法三字经、法律八进歌宣传栏,法治文化标识牌等部分组成。同时,还结合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各类宣传牌有机结合,实现了德治、法治、自治的有效融合。”白沙镇党委副书记南永平告诉记者。
在轩辕文化广场制作了以“法律八进歌”“学法三字经”“法治典故”“民法典”“法治名人名言”等为主要内容的标识牌14个,宣传栏15个。这些标识牌和宣传栏造型独特,美观大方,别具一格,成为轩辕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系列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简洁的文字语言及图片讲述着与老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法治常识,蕴含着法治、文明、和谐的内涵。”清水县司法局副局长熊明周说,法治文化广场意在通过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结合清水县“平安卫士”长廊和“清水好人”一条街,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获得法律知识,受到法治教育。
宪法主题广场以清水县道德模范一条街为前沿,由宪法主题广场标识牌、宪法宣誓词、“宪法书造型”“法治中国梦”等为内容的28个标识牌构成,每个标识牌标新立异,各具特色。
“宪法主题广场将法治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化有形的载体为无形的熏陶,变抽象的法律条文为温润的文化宣传,让广大群众到此休闲娱乐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熊明周介绍说。
记者还了解到,清水县以宪法主题广场为载体,定期组织党政干部到广场参观,不定期组织学校广大师生到广场开展活动,接受法治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纪律观念和法治观念,促进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与此同时,清水县结合全县实际,确立了“1234”的法治清水建设工作思路,实施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推进法治文化广场、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示范单位、公共法律服务四大建设,不断开创全县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