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 深化平安建设
——合作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走笔
群县治,天下安。近年来,甘南州合作市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多措并举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全力以赴抓落实 攻坚克难保平安
合作市坚持不懈完善“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进社区、驻村民警专职化,建立治安户长、联户长、群防群治以及专业化应急处突4支队伍,并对辖区街道、路段、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公共安全视频优化维护,确保公共视频服务城市管理与公安实战双向结合,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环境。以行稳致远的思想整合司法、人社、国土、民政、住建、信访等工作人员力量,按照“六有”“八化”标准,高质量、实体化推进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汇聚社会治理资源的重要平台。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治安环境长治久安上持续发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
创新模式提质效 优化布局激活力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是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合作市因地制宜,在持续推进“网格化+十户联防”的基础上,精心谋划打造了“141”社会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十户联防、十车联防、十铺联防、十人联防、十组联防”的城乡社会治理模式。并按照“1+1+1+N”选配模式,进一步优化了网格长、联户长队伍,选配176名网格指导员、52名网格法治辅导员、260名网格长、1614名联户长,通过制定八项激励机制激发了网格长、联户长、治安户长的工作热情,建立完善的城乡服务管理体系,使全市社会治理更加广泛有效。
综合治理强保障 协调发展育新风
合作市以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依托,探索建立以综治中心为龙头,各部门联动,一体化运作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打造以全市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为主题的基层矛盾调解工作品牌,进一步丰富基层人民调解内涵。卡加曼乡新集村的才让当知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建立了才让当知人民调解室。
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要求,健全完善“访、信、网、电、视频”五位一体受理渠道,及时消除隐患。一年多来,全市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3起。
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景区等行业、系统命名表彰工作,以一地“小平安”汇聚市域的“大平安”,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全州民主法治村(社区)5个,命名表彰了26个平安村(社区)。同时,高位推进“五无甘南”创建行动,以旅游标杆村、旅游专业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具有羚城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新甘肃·甘肃法制报特约记者 李宏林 通讯员 杨 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