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政法系统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1-07-02 16:55:05     

政法实事暖民心 公正为民显担当

——嘉峪关政法系统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Y,配图,政法实事暖民心 公正为民显担(9396516)-20210702171127.jpg

  6 月13日,公安民警冒雨为群众找回了190只丢失羊只,为人民群众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苗丰俊


听民忧、暖民心、解民惑……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嘉峪关市政法系统坚持把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和履职尽责相结合,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元、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委政法委:促和谐 纾民困

嘉峪关市委政法委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李亦军带头深入基层群众、基层一线、政法单位、服务对象,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听取民意、了解民生需求。同时,市委政法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下沉督导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代表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协调解决。

积极推进综治(矛调)中心实体化运行,通过完善运行制度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对嘉峪关市网球中心建设项目、农贸及旧货综合交易市场项目等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合理建议。积极引导信访群众理性维权,受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2件。常态化开展网格员培训,加强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指导力度。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2人发放救助资金5.3万元。为“互联共转”社区建林街区一户老人协调安装楼梯扶手,解决出行难问题。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为符合规定条件的539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购买责任险……以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法院:连民心 送温情

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服务群众更细微、联系群众更直接为抓手,稳步推进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法律宣传活动、助力企业解难和乡村振兴等工作,重点推进“无诉社区”创建和诉源治理,与人民群众架起“连心桥”。

以无诉社区创建为契机,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508件,同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开展诉源治理初见成效。同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10余批次,化解纠纷20余起。

城区人民法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各庭室、各部门干警积极行动,提升诉讼服务质量,落实司法为民各项措施。开展送法服务进社区、开庭审理进家中、法官进学校等活动,设立关城景区巡回办案点暨旅游法庭,为来嘉游客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集中发放执行保险救助金,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情。


检察院:重长远 护民利

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坚持开门纳谏听民声,征集各部门便民利民措施31条,形成项目化推进、台账式管理,并探索建立常治长效机制,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

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清单式细化分解任务,把好为民办事“中心线”、做好经济发展“护航员”、当好检察为民“冲锋军”。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为群众办实事87件。

注重补短板更注重管长远,将“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对已完成的事项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成效,对需要长期坚持的建立健全完善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维护民企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升年”实施方案》,通过办案为民营企业及企业家追回损失30余万元。开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共追回劳动报酬60余万元。


公安局:强措施 保民安

嘉峪关市公安局采取30项举措多维度细化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成功破获2009年命案积案1起;深化“雷霆一号”专项行动,破获毒品案件8起。在防范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中,积极发动群众安装使用“金钟罩”反诈APP小程序,受保护人数达16.75万人,全市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06%。

结合落实“放管服”系列改革措施,建成“24小时自助办证厅”,擦亮“便民无止境、服务不打烊”招牌。交警部门结合实际推行事故处理“快捷办”、车管业务“延时办”、大车驾考“就近办”、学法减分“实时办”等便民利民12项措施,得到群众认可。同时,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着力搭建警民沟通渠道,常态化组织开展“警民恳谈会”等活动30余场次,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


司法局:重服务 惠民生

嘉峪关市司法局通过“开门纳谏+出门征谏”找准办实事的切入点、“瞄定目标+务实举措”突出办实事的针对性、“聚焦重点+精准服务”彰显办实事的生命力,全面梳理实践活动的具体事项。推出了法治护企、法治惠民、服务基层三大行动15项具体举措,以“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式落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深入推进“律师进社区”“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助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采取“讲座+以案释法+互动”的形式,以民法典宣传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各类普法活动80余场次。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惠民生”行动,司法鉴定、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为生活困难申请人减免鉴定费2万余元,提供上门服务29人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苗丰俊 通讯员 冯亚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