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平安和谐新洮州
——临潭县“五包五解”化解矛盾纠纷夯实平安根基
今年以来,甘南州临潭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指挥部”作用,全面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前调解、专业调解以及信访力量,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面构建综治中心牵头负责、社会力量全面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构建“五包五解”工作措施,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做到“矛盾早调解、平安常相伴”,夯实了平安建设基层基础。
“五包”措施让综治中心成为矛盾纠纷一站化解“主基地”
今年3月以来,临潭县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全县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百日攻坚行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行动方案,由县级领导采取重点接访、带案下访、集中会商、挂牌督办、蹲点化解等办法,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对全县排摸出的47件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信访问题,全面落实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要求,包乡县级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工作第一线,既当包抓乡镇工作的“指导员”,又当解决矛盾纠纷的“协调员”,更是责任措施落实的“监督员”。通过进一步细化任务、强化措施、靠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不偏不空、不走过场、力求实效。
“五解”措施让综治中心成为践行“枫桥经验”“最前沿”
临潭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矛盾纠纷化解中通过落实“五解”措施,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问症解事。通过详细了解矛盾纠纷的成因,深入调查矛盾背后的各类因素,按照一案一策,对症下药,形成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
帮助解难。对当事人诉求合理,生活确有困难的,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对其困难帮扶救助到位,使之进一步树立生活的信心。
宣传解惑。发挥好综治中心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作用,通过释法析理、心理舒压等,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使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交心解结。积极动员当事人亲朋好友或网格长、联户长及村组干部等身边人解身边事,通过与当事人拉家常的形式,开导劝解,谈心交心,以交朋友的方式使其打开心结、放下思想包袱。
研判解剖。各级综治中心对矛盾纠纷开展月分析、季研判,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对存在矛盾问题较大的召开联席会议在县委、县政府层面进行调解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大调解”格局让综治中心成为平安建设“最强基”
临潭县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制定了《临潭县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协调调度枢纽中心的作用,在全县16个乡镇综治中心全部设立审务工作站,在各村综治中心和公安派出所设立171个法官联系点,做到了“法官下基层、就地解纠纷、矛盾不上交”。
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党建+文明村庄+和谐寺庙+十户联防”基层治理模式,在全县划分网格874个,配备网格长874名,划分联防组2021个,配备联户长2021名。以党建为引领,成立网格党小组575个,设置网格党员先锋岗159个。充分发挥网格长、联户长对辖区人、地、事、物、情等熟悉的优势,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引导群众学法尊法守法,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对排查到的矛盾纠纷,能够就地化解的,及时就地化解,对于成因复杂,一时化解不了的,由网格长通过综治E通手持APP或乡镇综治中心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统一上报县综治中心,由县综治中心实行统一登记受理,然后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流指派到有关乡镇和部门单位。属于乡镇的,以乡镇党委、政府为主体;属于系统的,以行业部门为主体,同时调动相关单位联动协作,形成化解合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特约记者 李宏林 通讯员 单旭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