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对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开展联组审议询问

发布时间:2021-05-28 10:55:16     

把脉会诊抓“六稳”促“六保”

——省人大常委会对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开展联组审议询问


“我省是如何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和失业保险保障工作的?”

“‘十四五’期间,我省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促进就业增长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和打算?”

“我省大学生就业形势怎么样?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应对措施?”

……

5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在专题询问会上,8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2名人大代表围绕我省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的关心关切进行询问。

去年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是,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请问省人社厅,我省是如何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和失业保险保障工作的?”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主任李世红首先发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工作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级人社部门顶压前行、攥指成拳,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省人社厅厅长周丽宁表示,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通知》,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积极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努力推动新职业应用、着力促进非全日制就业提质扩容等九项具体措施。其中,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按规定落实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补贴;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就业的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20年共为3.2万名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56亿元,今年一季度为0.49万名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0.34亿元。

“十四五”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

“就业问题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大局。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促进就业增长。请问省发展改革委,我省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和打算?”省人大社会建设委主任委员刘为民询问道。

“‘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和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注重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养老专业化队伍,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继续扩大‘陇原妹’‘礼贤嫂’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冯旭回应说,我省还将聚焦文化强省、旅游大省建设目标,推动文化旅游与康养、美丽乡村、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有序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纪念品,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带动就业增长。

刘为民表示,“十四五”时期,还要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传媒、智慧办公、跨境电商、智慧会展、云展览等新业态,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鼓励以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为引领,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提高重点地区、困难地区和城镇就业承载力。

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尽早就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疫情背景下留学渠道受到极大的影响,叠加部分出国留学人员的归国潮,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请问省教育厅,目前我省大学生就业形势怎么样?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应对措施?”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范鹏询问。

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表示,2021年,甘肃省高校毕业生预计15.5万,创历史新高,同时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高校毕业生迎来历史最难就业季。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教育厅将扩大专升本和研究生招生人数,确保今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去年水平。同时,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就业的良好氛围,省教育厅划拨专项资金拍摄制作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宣传片,宣传推介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开展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尽早就业。

“全省启动‘周统计旬通报’制度,每周对各校招聘会宣讲会组织情况、人员配备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对工作落实不扎实、进展缓慢的高校点名通报。”王海燕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