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城市更“智慧”
——武威市推进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建设侧记
在武威市大数据服务智慧中心的电子大屏上,全景式显示着城市治理的大数据 (3月5日拍摄)。
“您好!您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来处理您的违章,无需排队等候……”近日,在武威市政务大厅服务窗口,一名工作人员一边指导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扫描智能APP二维码,一边耐心细致地讲解着APP的使用方法。
在“交管12123”手机APP上,车主输入备案车辆信息后,不仅可以查看到驾驶证累计记分信息,还可以网上办理违章处理、罚款缴纳、机动车检验预约等业务。
这只是武威市全力推进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威市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支撑经济、社会、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开放式智能服务管理平台,让城市学会“思考”,让城市更加“智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让城市学会“思考”
智慧武威“城市大脑”通过整合全市各领域、各行业、各系统的数据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有效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社会事业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为政府有效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提供新手段,为实现智慧政务和便民服务提供新方案,真正实现用数据治理城市,让城市学会“思考”。
“位于东大街书院巷附近的窨井盖板缺失,请及时处置隐患。”在武威大数据服务智慧中心的电子大屏上,密如蛛网的城市管线被以不同颜色标注,当视频监测到窨井盖状态异常,工作人员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市政检修人员就会赶往现场将缺失的窨井盖修补完善,及时解决“路面陷阱”带来的隐患问题。
数字化管理窨井盖、法律援助一键拨号、学区规划、一码就医、民生领域信息监督……随着科技赋能,越来越多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找准基层治理中的“小切口”,实现大数据“跑腿”,让群众享受“智慧城市”的便利生活。近年来,武威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武威项目列入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之一,充分发挥智慧武威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智慧武威“城市大脑”既是开放式智能服务管理平台,也是智慧武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综合应用工具。
让城市更加“智慧”
“‘武威设计开发了智慧旅游、智慧公安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数据及安全、智慧生态、智慧教育、智慧健康、乡村振兴、市场监管、指挥调度10大应用场景,构建‘城市一张图’数字地图服务平台,通过综合协同指挥调度,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武威市大数据服务中心主任胡斌彦介绍说。
记者在智慧武威“城市大脑”指挥中心看到,从后台系统中选择智慧旅游专题,整个城市的旅游状况便呈现在大屏之上。全市星罗棋布的景点、旅行社、农家乐、停车场、加油站,通过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展现出来,游客可以根据喜好,自己在手机上选择需要的服务。
“10大应用场景只是我们众多成果中的一个。”胡斌彦说,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10大场景,还有“天马行”APP及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钉钉“政务通”“政企通”、城市“一张图”等服务,最终目的就是要综合全市各业务单位已有平台,整合各类APP,建成“智慧武威·天马行”手机APP,实现“一部手机、一个APP、一个入口”就享受智慧政务和便民服务的目标。
截至2020年底,智慧武威项目总投资4.85亿元,累计投资额已达14575.08万元,初步实现了“一数”智全域、“一屏”观全城、“一机”享生活、“一站”全服务、“一图”映全城、“一网”统筹办6大核心功能。目前,可提供336项便民服务功能,其中274项个人事项办理,43项法人办事功能,实现办事“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
大数据助推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加“智慧”。如今,武威市民只要动一动手指就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办理业务,安排好出行、看病、生活缴费等需求,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更精准的便民服务。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