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
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省政府近日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机制;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人才、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规划纲要》提出的二〇三五年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甘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甘肃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四五”发展目标是: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着力打造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规划纲要》提出,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坚持在法治框架下化解矛盾。完善网络问政和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渠道,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打造智慧社区警务室,加快实施“智慧交管”建设,着力打造城乡统筹、网上网下整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加大电信网络犯罪打击力度,加强禁毒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开展反恐怖、反极端、反邪教斗争,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多层次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规划纲要》提出,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及时制定符合省情实际、适应现实需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运行和监督机制,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加强执法司法供给侧改革,完善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机制,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推进法治保障机制建设,加强规范执法,努力以良法善治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培育法治文化精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崇、信仰、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机制。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人才、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法律救助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公共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